(书接前文)
女篮世锦赛赛程如下:
1、小组赛
9月22日,中国107比44韩国。
9月23日,中国98比51波黑。
9月24日,中国63比77美国。
9月26日,中国95比60波多黎各。
9月27日,中国81比55比利时。
2、1/4决赛
9月29日,中国85比71法国。
3、半决赛
9月30日,中国61比59澳大利亚。
4、决赛
10月1日,中国61比83美国。
比赛方法枣弊
女篮世锦赛现每四年举行一届。参赛队为上届世界锦标赛前3名、上届奥运会前3名、主办国、亚洲、非洲、中美洲、南美洲、欧洲、大洋洲各1个队,以及耐渗主办国邀请的一个队。
比赛办法是上届世界锦标赛*队和主办国队直接进入决赛阶段,其它队分3个组进行资格赛,各组的前两名进入决赛阶段与上述两个队一起争夺(1-8名)昌岩脊,预赛各组的第3、4名进行(9-14名)的名次赛。
当一个目标或一种信仰变成了束缚人的思维想象力和行为创造力的枷锁,那么无论这个目标或信仰对别人如何伟大光荣,对被束缚的个体或团体来说都是个有害的命题。流行于乒坛多年的“大满贯”就是这样一个弊多利少得不偿失的错误命题。
其实单就奥林匹克运动本身来说,一场史诗般的决赛过程本身,远比谁拿了*创造了什么纪录更值得品味和回忆,而单从审美的纯粹性而言这样的比赛是没有输家的。
正是因为人类的功利主义腐蚀、亵渎和异化了奥林匹克运动,所以才让伟大的奥林匹克精神因为沾染了利益的色彩和铜臭的味道,从而少许了运动的纯粹和艺术的审美。
强队的风范是:应该多人是*,整个集体才*,你方唱罢我登场,江山轮流坐,明日到我家。然而自从国际乒坛有了“大满贯”的命题,有时为了某个*高手实现这一目标梦想,就不得不牺牲团队整体以及其他队友的目标、机会和利益,同时也让选手本身背上沉重的包袱影响心态。
中国队的王皓就是“大满贯”命题的牺牲者,否则如果轻装上阵,王皓在2004年和2008年论实力正常发挥都能战胜柳承敏和马琳。结果欲速则不达,强谋反不得。比赛中因为太想要了,让王皓背负太重的心理包袱影响了发挥。“大满贯”成为了王皓的一块心病,最后压垮了这位如日中天,被寄予厚望的直板天才。
单纯用“大满贯”的成败标准衡量王皓无疑是既失败又抱憾终生的。如若抛开这个人为多制造出来的概念看待王皓,那么18个世界*,其中包括1个世锦赛单打*,3个世界杯单打*,2个世锦赛男双*,2个奥运会团体*,6个世锦赛团体*,4个世界杯团体*光耀乒坛。即便是三次奥运会亚军,我们在遗憾之余也要看到连续3次参加奥运会单打并连续3次打进决赛,这在世界乒坛 历史 上也是绝无仅有的纪录。作为世界上最为独特的直板横打技术的领军者,王皓留给乒坛的记忆是美丽而无憾的。
大满贯的来历要从瑞典名将瓦尔德内尔说起。中国人喜欢称呼的“老瓦”分别夺得了世锦赛、世界杯、奥运会三项单打*以后,乒坛就把网球大满贯的概念移植过来,把集乒乓球三大赛单打*一身的选手称为“大满贯”。
瑞典的瓦尔德内尔就当然成为了世界乒坛第一位男子大满贯得主,中国的邓亚萍成为则液大了世界上第一位女子大满贯得主。从此世界上*的男女乒世界*都以包揽三大赛单打*为*目标,成为大满贯即功德圆满,成不了大满贯似乎就终生抱憾。
我们先盘点一下 历史 上都有那些男女选手获得了大满贯殊荣,那些*的世界*痛失大满贯抱憾。
先后10位获得过大满贯的世界*名单如中,除了瑞典名将瓦尔德内尔埋肢,其余9位都是中国选手。按取得大满贯的年代顺序他们是:
男子:瓦尔德内尔,刘国梁,孔令辉,张继科,马龙。
女子:邓亚萍,王楠,张怡宁,李晓霞,丁宁。
个人夺得大满贯荣誉应该顺其自然,可遇不苛求。中国乒乓球男队二王一时代三人球风相克相生,谁都没有成为大满贯,王励勤夺得三次世锦赛*,没拿过世界杯和奥运会*,外战*,内战马琳和王皓是他的拦路虎,多次阻挡了王励勤的奥运会和世界杯*梦;马琳夺得过一次奥运会*,四次世界杯*,就差一个世界赛*,三次打进决赛,一次输给刘国梁,两次输给王励勤,大满贯梦碎;王皓夺得过一次世界赛*,两次世界杯*,外战胜率*,大满贯就差一个奥运会*,结果连续三届分别输给韩国柳承敏,队友马琳、张继科,大满贯梦碎。
单纯从大满贯角度,这三人似乎多有遗憾,但是反观他们在所处时代的整体战绩,他们创造的“二王一马”时代在世界乒坛团队整体实力中是*具有统治力的。因为在他们的手上从来都没有让团体*旁落,他们不仅把奥运过,世锦赛,世界杯团体*尽数收进囊中,而且从来都没有给外协会选手任何抗衡的孙竖机会,每次都轻松夺冠毫无悬念。
反观两位大满贯得主刘国梁和孔令辉时代,虽然他们二位的个人荣誉圆满辉煌,却在他们的*期痛失多项团体和个人*。其中包括1999年世锦赛团体*,刘国梁作为第一单打连输两场,*被瑞典队虎口拔牙抢走。还有痛失1997年世锦赛男单*,也是被瑞典的瓦尔德内尔抢走。2003年世锦赛男单丢冠也是在大满贯孔令辉还在的时代被奥地利的施拉格抢走的。
还有一次世锦赛半决赛对阵韩国队,孔令辉作为第一主力连输两场,被刘国正和马琳从悬崖边把中国队捞回来,刘国正挽救7个赛点,逆转韩国选手金泽洙,才让中国队赢得半决赛,打进决赛最后夺冠。
而在中国队二王一马的王励勤,王皓,马琳时代,虽然三人球风相克,谁都没有拿到大满贯,可是毫厘之差,互有胜负的三人,实力平均,齐头并进,在同一时代都是三大赛*,又都无法做到降伏另外两人而包揽造成大满贯,却造就了中国队整体世界*,孤独求败的“二王一马”新时代。
再看女乒,第一个女子大满贯选手是邓亚萍,但是恰恰是邓亚萍时代,丢失了1991年的第41界世乒赛女团*,遭北朝鲜联队击败。此后的1994年亚运会还在邓亚萍手上丢失了女单*,被日本华裔选手小山智丽击败。还有李晓霞和丁宁时代的2010年莫斯科世乒赛,团体*被新加坡队抢走。虽然李晓霞和丁宁后来都取得了大满贯的辉煌,却难以追补中国队痛失团体*的遗憾。
目前中国队女乒领军人物陈梦随着去年世界杯夺冠,今年奥运会夺冠,似乎又背上了大满贯的包袱,结果在奥运会后的世锦赛半决赛中3:4输给了王曼昱无缘决赛,大满贯梦碎。这队于陈梦是来说是坏事,但对于中国队和乒乓球运动来说是好事,毕竟中国队和乒坛又多一位新王诞生。紧接着世界杯单打孙颖莎夺冠,这样在一年之内中国女乒三驾马车分享了世界三大赛的单打*,说明三驾马车齐头并进,实力都在伯仲之间,这局面无论对中国队还是世界乒坛来说都显得更有生机和活力。毕竟“一花独放不是春,”不如“百花齐放春满园。”
对于陈梦来说,作为国乒一姐,一定要放下包袱,不要把大满贯的目标变成束缚思想的枷锁,彻底放下这个十字架,投身于乒乓球运动本身,提高技术战术耐力打好每一场比赛,就象2019年世锦赛中的刘诗雯,无欲无求地去拼,反而超水平发挥,老树开新花,意外收获了世锦赛*。也就是那一届决赛,心怀大满贯梦想的陈梦反而在自己最*的时代丢失了世锦赛的*,这就是造化弄人,太想要的得不到,没想要的却给了。
目前中国女乒和中国男乒状态就是冰火两重天,现实的情况是:
女乒虽没有一位大满贯选手,但是三个世界*三驾马车齐头并进,五大主力兵强马壮。
男乒造就了一个伟大的马龙,26个世界三大赛*,双满贯第一人,全满贯第一人。樊振东也一样,一个世锦赛*,四个世界杯*,正在鹤立鸡群地向着马龙的目标前进,拿到大满贯似乎只是时间问题。
可是再往身后看就地广人稀青黄不接了,现在如果马龙和许昕退役,樊振东身后除了王楚钦连个让人放心的第三人都选不出来,更别说第四人第五人了。
五虎上将缺三人,中国队从来没有遇到过如此人才断档危机。在从来都不缺钱后备人才中国队出现青黄不接的状况,只能说明机会给予老将的太多了,给予小将的太少了。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周启豪,能打败马龙,许昕,樊振东,在中国乃至世界上还有谁有这实力?而周启豪到国际赛场就不行,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实力*经验三流,那不就是国际比赛打得太少造成的吗?
最后倡导中国队管理团队和队员,官媒和自媒以及球迷都不要再炒作“大满贯”这个十字架式的命题了,让乒乓球比赛回归运动艺术本身,既不要过多赋予利益的捆绑,更不要过度戴上精神的枷锁,让“大满贯”成为一种可遇不可强求的至荣誉象征,而不要成为运动员心中沉重的枷锁。
有两个熟悉的画面我们回忆一下:2012年丁宁背负大满贯的重压输给队友李晓霞泪洒赛场黑脸领奖;2016年二人决赛重逢李晓霞3:2领先3:4输球,丁宁圆梦拥抱李晓霞露出灿烂的笑容,我们不敢想象这一次丁宁还能否再输得起。
常用“大满贯”命题的国际网坛和斯诺克,作为以个人单打成绩为主的运动项目,获得所有世界*别的*成为大满贯实至名归。网球集澳网、法网、温网、美网四大赛*于一身称为大满贯,台球集英锦赛、大师赛、世锦赛三大赛*于一身称为大满贯。这都无可厚非。
而乒乓球运动的*高手是要兼顾单项和团体大赛的,过于强调追求个人大满贯,势必影响团体赛备战以及队友的训练和比赛。比如在决赛中队友相遇,你赢了就是大满贯,我赢了就是新科世界*,这中间两人中的一个稍微纠结心动一下,可能胜负的天平瞬间倾斜,那么比赛就不再纯粹了。这就是网坛大满贯命题移植到台坛没有问题,移植到乒坛就有了弊端和局限的原因。因为你得大满贯的背后完全有可能是需要团队的支持和队友的牺牲的。
2001年世界男子冰球锦标赛甲级A组名次:
波兰(乎念升入2002世锦赛)
法国
丹麦
匈牙利
荷兰
立陶宛(降入2002乙级)
2001年世界男子冰球锦标赛甲级B组名次:
斯洛文尼亚(升入2002世顷键锦赛)
英国
哈萨克斯坦
克罗地亚
中国
爱沙尼亚(降入2002乙级)
2002年世界男子冰球锦标赛甲级A组名次:
白俄罗斯(升入2003世锦赛)
法国
哈萨克斯
荷兰
克罗地亚
韩国(降入2003乙级)
2002年世界男子冰球锦标赛甲级岁乎困B组名次:
丹麦(升入2003世锦赛)
匈牙利
挪威
英国
罗马尼亚
中国(降入2003乙级)
腾讯体育讯 北京时光8月14日,2011年伦敦羽毛球世锦赛停止男子单打决赛,林丹(微博 博客)跟李宗伟(微博)送出一场时长81分钟的史诗般对决。在先丢一局并且对手曾亏陪两次拿到赛点的情况下,羽毛球比赛规则,林丹连扳两局以2比1(20比22、21比14、23比21)战胜李宗伟篡夺*,而李宗伟错过为马来西亚赢得世锦赛开办34年来第一个*的良机。李宗伟6战世锦赛屡败屡战,这一回的亚军已经是*战绩,而这样的成就显然与他的实在实力不符,李宗伟的世锦赛之旅老是充斥悲情,但他并不是失败者,至少他与林丹的决赛足以载入史册。
2005年世锦赛:四强
李宗伟2005年开端征战世锦赛,作为五号种子首轮2比0(15比10、15比0)轻取捷克的富勒里希,第二局竟让对手吃鸭蛋!次轮2比0(15比1、15比4)完爆威腔空咐尔士的里维斯,第三轮2比0(15比4、15比3)擒服德国的比恩-乔比恩,只管1/4决赛直落两局15比5、15比7力挫四号种子鲍春来(微博 博客)令人面前一亮,但其后就0-2(3比15、12比15)倒在雅典奥运*印尼天王陶菲克拍下,李宗伟世锦赛首秀跻身半决赛。
2006年世锦赛:八强
2006年世锦赛李宗伟作为头号种子大热倒灶,第一轮轮空,第二轮2比0(21比18、21比14)擒服德国的比恩-乔比恩,第三轮2比0(21比16、21比12)战胜丹麦的佩尔森。但在其后苦战三局1比2(20比22、21比12、18比21)不敌中国名将鲍春来,止步八强。这是李宗伟作为大赛头号种子却始终无缘*怪圈的开始。
2007年世锦赛:16强
2007年世锦赛李宗伟在家门口万众期盼下心态失衡,作为二号种子他第一轮轮空,羽毛球场地标准尺寸,第二轮2比0(21比15、21比6)轻取荷兰的埃里克-庞。然而第三轮0-2(11比21、9比21)脆败给印尼选手 索尼,连八强都没打进。李宗伟坦言本人比赛里大脑一片空缺,“大赛胆怯症”症状露出无疑,相比于那高深绝伦的球技,李宗伟的心理切实是太懦弱易碎了。
2009年世锦赛:八强
2009年世锦赛李宗伟再次作为头号种子,盼望补充世界*的遗憾,第一轮2比0(21比14、21比10)轻取德国的多莫克,第二轮2比0(21比11、21比14)淘汰尼日利亚的法戈比米,第三轮2比0(21比13、21比17)战胜越南的阮天明,成果在争取四强的竞赛里,又1-2(16比21、21比14、12比21)屈从于索尼的强权,没能杀进半决赛。令人无奈接收的是07、09持续两次世锦赛都输给索尼,赛前大马一哥山盟海誓的表现不会重蹈覆辙,可到头来又掉进统一个沟里。
2010年世锦赛:八强
2010年世锦赛李宗伟作为头号种子再度征战,首轮2比0(21比7、21比11)轻取危地马拉的凯文,次轮以两个21比16淘汰前全英赛*同胞哈菲兹,第三轮以两个21比9克服英格兰的欧瑟夫,不成想在1/4决赛李宗伟1比2(15比21、21比11、12比21)不敌已经迟暮的印尼天王陶菲克,再一次与四强失之交臂。
2011年世锦赛:亚军
2011年世锦赛李宗伟带着赛季豪取六冠,全英赛决赛挑落林丹的光辉战绩加入世锦赛,首轮2比0(21比15、21比17)战胜泰国新星坦农萨克,羽毛球拍品牌,次轮2比0(21比10、21比11)淘汰芬兰的朗为乐,1/8决赛更是2比0(21比10、21比5)狂扫上届世锦赛淘汰林丹的韩国猛将朴成奂,李宗伟全场杀球博得可怕的19分;1/4决赛轻取“谌龙杀手”危地马拉的克尔顿(21比7、21比13),半决赛2比0横扫卫冕*陈金(微博 博客)(21比13、21比9),决赛22比20先赢一局的情形下,14比21、21比23连输两局饮恨,羽毛球拍排行榜,不外这场*战富丽、震动、跌荡起伏,比拟于北京奥运、广州亚运脆败林丹,这一次李宗伟并非失败者!(天穹之泪)
相关的主题文章:
谌龙青东风暴扫盖德 老金童:他昨没打80分钟
网友盛赞谌龙胜李宗伟 男队教练钟波微博庆祝
李宗伟两伍纯惊人数据超林丹 最强牛皮糖也难挡他
花絮:国羽携五金低调回国 环保低碳迎*
蔡?欲退出江苏队 全力备战奥运坦言精力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