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著名的男跳水运动员
1、李孔政——中国第一位男子亚运会冠军
1959年出生,广西南宁人,中国第一位男子亚运会冠军,奥运会铜牌得主。现状:美国密歇根大学及密歇根跳水学校(俱乐部)任跳水主教练。
在中国跳水人才库中,有些人虽然缺少奥运冠军等光鲜的履历,但同样被人们所铭记。比如李孔政,他就是中国历史上诸多纪录的保持者:第一个亚运会男子冠军,第一个出国训练,但仍代表中国继续比赛的选手,第一个走在难度表前列的人。
1973年,年仅14岁的李孔政进入国家队,经过一天最多训练14小时的魔鬼训练和创新技术,他在1974年德黑兰亚运会中让外国人知道了中国跳水的精美。每当看到他做出一系列眼花缭乱的动作后入水,全场观众都会高呼他的名字。他的向前翻腾一周半转体三周,107向前翻腾三周半、向后、反身、向内翻腾二周半和臂立翻腾二周,全部是当时国际跳水规则表里最高难度系数的动作。
2、李宏平--中国第一个男子世界冠军
1963年出生,广东汕头人,中国第一个男子世界冠军,世界上第四个突破700分大关的运动员。现状:目前定居美国,任南加州大学跳水队总教练,上海游泳世锦赛美国跳水队教练。
9岁时,李宏平最初接触的是体操,后来又被选到跳水队,可惜由于他爱闹情绪、胆小并且厌恶跳水,差点要改行当普通小学生。好在曾经在50年代第一届全国运动会上获得男台跳水冠军的梁伯熙教练留下了他,并把他带到上国际舞台。
从1977年进入国家队开始,李宏平在一系列国际比赛中摘金夺银,直到1981年的墨西哥跳水世界杯,他在苏联、美国、德国、墨西哥等强敌的环伺下,为中国男子跳水得到第一个世界冠军。他的高难度407C(反身翻腾三周半抱膝)和压水花技术让人印象深刻。
同年,他再度参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除了赢得男台跳水冠军,还被国际泳联的《游泳世界》杂志评为世界最佳跳水运动员。他是中国男子运动员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人。
3、孙淑伟——第一个男子跳水奥运会冠军
1976年出生,广东揭阳人,我国第一个男子跳水奥运会冠军,我国男子跳水首个“三冠王”。现状:曾在国家队执教过二线队员,目前为广东省跳水队教练。
孙淑伟从小就是走路低头、说话慢条斯理,一笑起来抬头纹清晰可见,看似少年老成,其实性格顽皮。9岁时,他成为广东名帅胡恩勇的弟子。
在动作领悟力方面,孙淑伟天赋异禀。往往教练说一句,他很快就能掌握要领。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最后一个获得满分的307C(反身翻腾三周半抱膝)的动作,他只用几天时间就学会了。
1990年,14岁的他成为最年轻的亚运会男台冠军。1991年珀斯游泳世锦赛,他以629·29分夺取男台冠军。同年还获世界杯男台冠军,成为当时最年轻的男子跳台冠军。
1992年奥运会时,已经拥有世界杯和世锦赛双料冠军的孙淑伟最终杀出重围,凭借最后一个动作307C稳稳地拿下奥运桂冠,成为中国跳水第一个男子奥运冠军。
二、中国著名的女跳水运动员
1、钟少珍——第一位亚运双料冠军
1948年出生,广东中山人,第一批中国国家队队员,第一位亚运会双料冠军。
从来不曾有人像她那样保持着中国跳水的多项纪录——她是中国第一代跳水运动员,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板台全能选手;第一位亚运会冠军;她还保持着中国跳水的两项纪录:她退役时30岁,是我国跳水最高龄的女运动员;如今她是国家队中最年长的现役教练员,63岁。
1970年,国家跳水队第一次成立时,从八一队入选国家队的钟少珍就是队中的当红人物,在全国各地的巡演中,享受山呼海啸般掌声和欢呼声。由于被国际泳联阻隔多年,1974年中国参加德黑兰亚运会,对中国跳水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
中国跳水直到亚运会最后截止报名还有不到一个小时才被通知允许参赛。女子跳板决赛,钟少珍一路领先,尤其是难度系数2·8的“向后翻转一周半抱膝转体一周半”等动作,让她赢了50·40分的最高分。最终她摘得中国跳水的亚运第一金。
两天后,她又在跳台决赛中,亮出了“向内翻腾两周半”和“向前翻腾三周半”等动作,成为首位同时获得亚运会跳板和跳台的双冠王。
钟少珍的胜利有三层意义。首先,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这是中国跳水第一次在重大国际赛场中露面;其次,证明了中国跳水的国际地位;第三,奠定了她在队伍中的“大姐大”地位。
2、陈肖霞——第一位世界大赛冠军
1962年出生,广州人,为中国跳水赢得第一个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冠军,开创了中国跳水运动的新纪元。
对于中国跳水来说,1979年9月8日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那一天,在第10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陈肖霞一战成名,获得女子10米跳台冠军,成为我国跳水项目的第一位世界冠军。
从身体条件上来看,陈肖霞并不出色,但是当1974年她进入广东队后很快引起了教练的注意:她是全队训练量最大的队员,敢于拼搏、训练近乎完美,其他队员3个小时才能完成的训练量,她只用2个小时便能完成。而且她总是敢于挑战新难度动作,还敢向男队员叫板。
陈肖霞于1977年入选国家队,师从名帅梁伯熙。为了冲击“压水花”新技术,从以前习惯的握拳入水,改成反掌入水,经过了一年多的摸索和反复尝试,她终于掌握了新技术,开始在国际比赛中显露头角。
1978年12月,陈肖霞第一次出征重大比赛——第八届亚运会,就夺得跳台金牌,她的压水花技术让世人惊叹。1979年墨西哥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陈肖霞最先进行的3米板比赛,她和队友史美琴不敌俄罗斯名将卡列尼娜,但在10米台决赛中,她成为绝对的主宰者,这是中国跳水第一次在世界大型运动会上获得金牌。
随后,她垄断了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初期的跳台国内外大赛的冠军,包括1981年第二届世界杯和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冠军,两度被美国《游泳世界》杂志评为“世界最佳跳水运动员”,被冠名“跳水皇后”。
3、史美琴——第一位世界杯冠军
1962年出生,上海人,1981年墨西哥跳水世界杯上,她获得女子3米板金牌,成为中国跳水历史上第一位世界冠军。
曾经,史美琴被队友们误认为是上海来的“娇小姐”,是站在高高跳台上“坚守站岗”的小兵。然而,正是性格倔强的她赢得了中国跳水历史上第一位世界杯冠军。
由于母亲早逝,父亲一直把她捧在手心里,1974年进入上海队后,教练宣增镛对年仅10岁的她爱护有加,仿佛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不知道为什么,她总是完不成教练安排的体能训练,还成为组里和队里批评帮助的对象。史美琴很不服气,经常找到教练和领队去争论,她不知道,大家都在用一种严格的方式来培养她、给她“吃小灶”,让原本协调性和爆发力出众的她更加优秀。
1974年,12岁的史美琴代表上海队到广东湛江参加比赛,赛前训练中教练第一次让她试跳10米台动作。然而,她硬是在跳台上站了一下午,挨着栏杆变成了“站岗雕像”也坚持不肯跳。直到所有队员和教练收工时,她才战胜自我完成了动作。
进入国家队后,同组的师兄们刘恒林、李孔政、王卫国等人用各自的方式帮助她迅速掌握了很多高难度动作,其中107B(向前翻腾3周半屈体)后来成为史美琴的必杀技,当时即便是男选手,也没有几个人能掌握这个动作。
慢慢的,史美琴的跳水优势显示出来,从1977年到1980年,她蝉联全国女子跳板冠军,并夺得1978年第八届亚运会女子跳板冠军。
1981年墨西哥跳水世界杯,是中国跳水第一次征战高水平国际大赛。从赛程编排上看,女子跳板是第一个项目。带伤作战的史美琴带着哀兵必胜的心态,在决赛中第一个出场,没想到始终保持领先的位置,最终以501分锁定冠军,为中国赢得了这块具有历史意义的世界杯第一金。
4、周继红——第一位奥运冠军
1965年出生,武汉人,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成为中国跳水第一位奥运冠军。
周继红6岁时进入武汉业余体校集训队练体操。枯燥的训练之后,每天都会在位于汉口天津路的自家庭院里上演这样一幕——妈妈充当裁判,郑重其事地宣布:现在出场的是队长、奥运冠军周继红。周继红开始准备活动、压腿、劈叉等等,她的动作如此优美,以至于很快就在身后聚集了一群叽叽喳喳的模仿者。他们都没有想到,若干年后,周继红果真成为奥运冠军。
12岁时周继红才转行练习跳水,和同龄人相比落后很多,但是她很快就扭转局面,16岁入选国家队后以鲜明的个性引起所有教练的关注,经过争取她最终进入徐益明教练组,成为史美琴的小师妹。
周继红第一次参加国际大赛是1982年的厄瓜多尔游泳世锦赛,紧张过度的她名列女台第三;但是她善于总结,到第二年的世界杯上站在了冠军领奖台。
由于状态不稳定,周继红最初并没有入选1984年奥运阵容,直到奥运报名截止的前两周,原本入选的队友意外受伤,周继红获得了参赛资格。由于是新中国代表团第一次参加奥运会,队内队外的气氛异常紧张,周继红没有感觉到压力,每天用绣花的方式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女台决赛中,她越跳越勇,最后一跳更是出乎意料的完美,以4分的领先优势赢得了中国跳水的奥运第一金。
5、许艳梅——东方红宝石
1971年出生,江西南昌人,1988年奥运会女子10米台冠军
1978年秋天,南昌市少年体校体操教练魏华鹏在柴油机厂子弟小学老师的强力推荐下,勉强接受了又黑又瘦的许艳梅。很快,这个沉默寡言、一口赣南土话的小丫头身上爆发出的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令人刮目相看。一年后,她转学跳水,师从年轻的美女教练欧阳蕊。然而教练的严厉苛刻一度让她崩溃,但是曾经遥不可及的目标在她眼中逐渐清晰起来——世界冠军。
1984年,许艳梅所掌握的“打开”独特技术首次亮相国内比赛,让所有人为之震撼,此后她的这一技术被国内外誉为“艳梅打开”。然而由于她在自己的第一次国际赛事1986年亚运会上出现莫名失误,此后又在大赛中出现过无谓失误,一时间“心理素质不佳、控制力不行、发挥不稳定”的评价差点毁了她。
经过多方面的协调和自我心理调整,许艳梅很快走出低谷,1987年接连以巨大优势赢得世界杯、全运会和几次国际邀请赛的女台冠军。
女子跳台比赛是1988年奥运会开赛第一天的比赛项目,本来中国代表团有好几个争夺第一金的突破口,然而现实与预期相差甚远,最后落到了晚上决赛的许艳梅身上。决赛中,许艳梅和美国老将米切尔的竞争十分胶着,直到最后一个动作。
许艳梅沉静地走上跳台,稍稍镇定一下后起跳、翻腾、入水,仿佛一颗流星在空中划过,如同一根银针插入碧水,这颗东方“红宝石”以她练习跳水以来所积蓄的能量,绽放出了最为璀璨的光芒!她为中国体育代表团拿下了该届奥运会的第一金!
6、高敏——微笑的常胜将军
1970年出生,四川自贡人,蝉联1988年和1992年奥运会女子3米板金牌,保持着国际比赛“全胜纪录”。
9岁时,高敏第一次下水,就有了强烈的自豪感和价值认同,她毫不犹豫地从3米台跳了下来。由于天赋异禀,高敏成了那一批队员中的唯一胜利者。1983年在四川成都举行的全国跳水冠军赛,目标进入前25名的高敏竟然成为当时中国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全国冠军。
1984年,高敏入选国家少年集训组,成为徐益明的弟子。这对师徒配合十分默契,教练善于思考,队员精于计算。此后,她开始了称霸世界的步伐。1986巴塞罗那世界锦标赛,她轻松夺冠。此后在济南、加拿大、美国的比赛中三次突破600分大关,“高敏时代”从此到来。从那时开始,高敏保持的不败纪录时间越久,思想压力就越大,她始终在和自己作斗争。
1988年高敏第一次参加奥运会,此前中国团开局不利,然而比赛中,作为夺金热门的高敏和另外三名选手的比分始终很接近,直到最后一个动作5335(反身翻腾一周后转体两周半),这是她第一次在比赛中使用,结果她以超出亚军45分的优势夺冠。
1991年世锦赛,高敏先后受到腰伤和臂伤的影响,在进行了药物注射后带伤作战,成功摘取世锦赛1米板和3米板冠军。
伤病,外界的赞美,以及人们对1992年奥运会的期盼,让高敏产生了“不拿金牌就是犯罪”的恐惧感。然而,她终于还是顶住了压力,赢得3米板桂冠。站在领奖台上,她泪如泉涌,最后一次享受看升国旗、奏国歌的冠军礼遇。
7、伏明霞——我是传奇
1977年出生,湖北武汉人,从1992年、1996年和2000年三届奥运会收获4枚金牌。是我国奥运会历史上第一个实现奥运三连冠的运动员。
在中国跳水历史中,伏明霞算得上是个“传奇”。
11岁时,伏明霞在美国旧金山友好运动会卷走女子10米台金牌,是国际比赛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跳水冠军,被载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
1992年珀斯游泳世锦赛,12岁的伏明霞再次技压群芳,摘取桂冠。同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伏明霞几乎没有对手,以超过第二名近50分的巨大优势获得奥运金牌。
然而面临身体发育期,伏明霞在接下来的四年非常艰苦,眼看着于芬教练同组的小队员冒出头来,她非常不甘心,经常是一边哭一边继续训练。1994年,队里安排她兼项跳板,在训练强度和精神压力剧增的情况下,伏明霞虽然“抗议”过、“叛逆”过,但终究坚持完成了训练。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伏明霞创造了奇迹——先后赢得跳台和跳板冠军,而且是在身患重感冒的情况下!她是世界跳水历史上第一位跳台和跳板奥运双金王!
两届奥运会耗尽了伏明霞的斗志,回国后她选择了退役,并进入清华大学。没想到,两年后,她再次出现在跳板前。她复出后并没有享受任何特别优待,从全国乙级比赛开始,一步步直到争取到了奥运资格。不同于小时候的任性高傲,她变得更加乐观豁达、更加敬业。
悉尼奥运会女板决赛前,伏明霞又感冒发烧了,同前两届奥运会一样,这种熟悉的身体感觉仿佛让她重温辉煌时刻!结果也是如此,伏明霞在她的第三次奥运会上赢得了自己的第四枚奥运会金牌!
拓展资料:
跳水简介:
跳水是一项优美的水上运动,它是从高处用各种姿势跃入水中或是从跳水器械上起跳,在空中完成一定动作姿势,并以特定动作入水的运动。
跳水运动包括实用跳水、表演跳水和竞技跳水。跳水运动在跳水池中进行。跳水运动员从1米跳板,3米跳板,或从3米,5米,7.5米和10米跳台跳水。跳水运动要求拥有空中的感觉,协调,柔韧性,优美,平衡感和时间感等素质。
竞技跳水是一项由个人参加的竞赛项目。跳水运动员本人由跳台或跳板腾空,运动员可以直接入水或在空中做各种难度的体操花样动作,以干净利索而优美的姿势入水。我国出色的跳水运动员有田亮,郭晶晶,吴敏霞等。
跳水是指运动者在一定高度的器械上起跳,完成空中动作后,以入水为结束的一项水上技巧运动。跳水运动一般可分为竞赛性跳水和非竞赛性跳水两大类。
资料链接:百度百科--跳水
吴敏霞,1985年11月10日生于上海,中国女子跳水队运动员,奥运会冠军。
1991年,吴敏霞开始在上海市第二跳水学校接受训练,1998年,吴敏霞入选中国国家队。2004年,吴敏霞与郭晶晶一起夺得雅典奥运会女子双人3米板金牌,并在随后的女子单人3米板比赛中获得亚军。
2008年,吴敏霞再次与郭晶晶配对,成功夺得北京奥运会女子双人3米板金牌。2011年7月,吴敏霞个人第一次获得世锦赛女子单人3米板的冠军。
2012年8月,吴敏霞在伦敦奥运会上先后获得女子双人3米板与女子单人3米板的金牌,个人奥运会金牌数累计达到4枚,平了中国跳水队记录。
2013年7月,吴敏霞与施廷懋一起夺得女子双人3米板金牌,这也是她第六次获得世锦赛女子双人三米板冠军,成为该项目的历史第一人。2014年,吴敏霞参加了仁川亚运会,成获得了亚运会女子双人3米板的冠军。
北京时间2016年08月08日,在里约奥运会跳水女子双人3米板比赛中,中国选手施廷懋、吴敏霞以345.60的分数夺得冠军。
2016年2月22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进行的跳水世界杯比赛,中国选手施廷懋/吴敏霞以339.60分蝉联女子双人3米跳板冠军,吴敏霞成为中国第一位30岁以上夺得世界冠军的女子跳水选手。这是中国队在该项目上的世界杯七连冠,也是吴敏霞获得的第9个跳水世界杯冠军,截至2016年2月,她是跳水世界杯上夺冠次数最多的女运动员,也与田亮并列成为夺得跳水世界杯金牌最多的运动员;同时,吴敏霞在世界三大赛上获得的双人赛冠军总数更是达到了15次,也是排在世界第一。
2016年8月8日,吴敏霞搭档施廷懋以总分345.60分夺得女子双人3米板金牌,为中国队赢得在本届奥运会上的第二枚金牌,同时也是吴敏霞个人的第五枚奥运金牌,与邹凯并列成为中国奥运史上夺金最多的运动员。拿到这枚金牌后,吴敏霞奥运奖牌数达到7枚(5金1银1铜),成为中国奥运史上第一人。
因为跳水运动员都是双手与头部呈平行关系切入水面的,所以才能做到安然无恙。
跳水运动员从几十米的高度落下,是如何做到安然无恙的?
运动员跳水时会选择双手与头部平行切入水面,而不是平躺状态下射向水面,因为几十米高的状态真的是平躺和射向水面,和地面跳跃没有本质区别。身体的内脏是受不了的,但是如果用剑往水里钻,压力会大大减轻,身体各个部位都不会有损伤。所以这个入水动作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评判分数的标准。水花越小,证明跳的更容易得高分。
普通人千万不要模仿职业运动员
他们的动作觉得别人在空中的动作很美。就想着自己跳水时是不是也会如此漂亮。千万不要这样,因为专业运动员在做这些动作之前会在气垫上做无数次模拟,不会直接跳入水中。普通人没受过训练,如果直接跳进水里,会导致内脏器官损伤,甚至骨折,可能还会威胁生命。
跳水可能会受伤
跳水的时候人的身体会承受巨大的水压,一不小心就可能受伤。有些跳水运动员站在10米高的跳台上一点都不紧张,真让人佩服。这是因为他们受过专门训练,普通人千万不要随意尝试。对于一些运动员来说,虽然站在三米跳台上看似六七米,但有些恐高的人却不敢轻易尝试。另外,跳水也会伤到眼睛。你可以观察一下中国的跳水员,发现几乎都是近视眼。这是因为跳水时,为了保证动作的准确性,入水时要睁大眼睛,这样会使眼睛受到强烈的冲击,伤害到视网膜,甚至面临失明的危险。跳水时如果姿势不正确,那么还会伤到内脏。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运动员上升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减小,动能减小;质量不变,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大;达到最高点动能为零;
在下降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增大,高度减小,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
故选C.
14岁牙套男孩----跳水天才
个人资料:
姓名:托马斯·戴利
英文名:Thomas Daley
国籍:英国
年龄:14
身份:中学学生
兴趣爱好:跳水、数学
家庭成员:父母
托马斯-戴利简历
1994年出生于英国,3岁开始学习游泳,6岁接触跳水。
比赛成绩:
2008年欧锦赛 男子10米台金牌
2008年北京跳水世界杯 男子双人十米台 铜牌
2008国际跳水系列赛谢菲尔德 男子十米台 金牌
2004、2005、2006年英国锦标赛 (一米板、三米板、三米台)冠军
2005年澳大利亚青少年跳水精英锦标赛 金牌
2007年英国锦标赛 十米台青少年组冠军
2007ASA国际锦标赛 十米台成年组和少年组冠军 三米台青少年组冠军
2007ASA国际锦标赛 男子双人十米台成人组冠军
2008年欧洲锦标赛 十米台冠军
2008年国际泳联跳水系列赛 谢菲尔德站 男子双人十米台冠军(搭档奥尔德里奇)
2008年国际泳联跳水系列赛 谢菲尔德站男子十米台银牌
朴智昊/박지호出生:1991年9月11日血型:B学历:余明中学校社稷高等学校(在学中)奖项:2009年第90回全国体育大会游泳部门男子高校部跳水金牌2009年第90回全国体育大会游泳部门男子高校部3m跳板金牌2009年第90回全国体育大会游泳部门男子高校部1m跳板金牌2009年第90回全国体育大会游泳部门男子高校部10m跳台金牌2009年第90回全国体育大会游泳部门男子高校部5m跳台金牌2008年第89回全国体育大会游泳部门男子高校部3m跳台银牌2008年第89回全国体育大会游泳部门男子高校部1m跳板金牌2008年第89回全国体育大会游泳部门男子高校部3m跳板金牌2008年第89回全国体育大会游泳部门男子高校部10m跳台金牌2008年第89回全国体育大会游泳部门男子高校部跳水金牌박지호 수영선수 출생 1991년 9월 11일 혈액형 B형 2009 제90회 전국체육대회 수영 남자 고등부 플렛폼다이빙 금메달 2009 제90회 전국체육대회 수영 남자 고등부 스프링보드 3m 금메달 2009 제90회 전국체육대회 수영 남자 고등부 스프링보드 1m 금메달 2009 제90회 전국체육대회 수영 남자 고등부 싱크로다이빙 10m 금메달 2009 제90회 전국체육대회 수영 남자 고등부 싱크로다이빙 5m 금메달 2008 제89회 전국체육대회 수영 남자 고등부 싱크로다이빙 3m 은메달 2008 제89회 전국체육대회 수영 남자 고등부 스프링보드 1m 금메달 2008 제89회 전국체육대회 수영 남자 고등부 스프링보드 3m 금메달 2008 제89회 전국체육대회 수영 남자 고등부 싱크로다이빙 10m 금메달 2008 제89회 전국체육대회 수영 남자 고등부 플렛폼다이빙 금메달 新浪体育讯 北京时间12月11日,第五届东亚运动会跳水男子十米跳台比赛结束,结果中国选手张雁全以486.09分毫无悬念地夺得了金牌,朝鲜选手徐明革和韩国选手朴智昊分别夺得银牌和铜牌。共有五个国家的五名选手参加了比赛,前两个动作是规定动作,张雁全分别选择了难度系数分别为1.5和1.4的101B和401B,他的动作规范,动作完成质量较高,分别得到了55.80分和57.00分,两轮结束以后以112.80分处于第一位。朝鲜选手徐明革和韩国选手朴智昊同以104.40分并列第二位。接下来是自选动作的比赛,张雁全第三个动作选择了难度系数为3.4的5253B,他从起跳到入水完成得轻松自如,得到了88.74分的高分,将与第二名徐明革的总分分差拉大到23.34分。第四个动作张雁全选择了难度系数为3.2的407C,他发挥稳健得到了89.28分,以总分290.82分继续处于第一位,徐明革在一同动作上同样高质量完成得到了85.44分,仍然处于第二位。朴智昊仍然处于第三位。第五个动作张雁全选择了难度系数为3.3的207C,张雁全在这一难点动作上发挥出了自己的水平,得到了88.11分的高分,总分378.93分仍然遥遥领先。徐明革和朴智昊仍然分别处于第二和第三位。最后一个动作张雁全选择了难度系数高达3.8的5255B,他起跳充分,空中翻腾快速有力,入水干净利落,结果有三个裁判打出了10分的满分,最终拿到了107.16分的全场最高分,以总分486.09分高出第二名55分多的巨大优势夺得金牌。徐明革在最后一跳5253B这个难度系数为3.4的动作上发挥不够理想只得到了87.72分,最后以总分430.56分夺得银牌。朴智昊最后一个动作405B难度较低,只得到了67.20分,最后以总分406.92分夺得铜牌。(冰雪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