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运会金牌榜哪去了?广场舞怎么“跳”进了全运会?业余选手也能与专业选手“过招”?国内赛场为何“乱入”外籍华人选手……正在天津举行的全运会,让不熟悉体育的人如坠云雾,而懂体育的人却看出了新意和门道。
那么,天津全运会究竟有哪些让人耳目一新的新玩法、新亮点?
——摈弃“金牌至上”,不设金牌榜、奖牌榜
天津全运会是首届不设金牌榜、奖牌榜的全运会,只公布比赛成绩榜,不再分别公布各代表团的金牌、奖牌和总分排名。
过去,一些省份为在全运会奖牌榜上取得好的名次可谓挖空心思,除了重奖奖牌获得者等激励政策,甚至出现违背体育精神和体育道德的做法。
取消金牌榜、奖牌榜,就是要摈弃“金牌至上”的思想,从评价指标上引导体育界树立正确的体育政绩观。
——群体项目登场,业余选手“唱戏”
很长一段时间,全运会的功能就是为奥运会练兵、输送竞技人才。只有竞技体育才能登上全运会的舞台,群体项目只能靠边站,业余选手只好当看客。
天津全运会接人气、通地气,将19个大项126个小项的群众项目纳入其中,近八千名业余选手、民间高手参加全运会决赛阶段的比赛。这些项目中,既有传统的龙舟、太极,又有时尚的滑板、攀岩;既有科技感十足的航空、航海模型,又有考验智力的围棋、象棋;既有年轻人喜欢的足球、篮球,又有适合中老年人的广场舞、柔力球。
全运会纳入群体项目,生动诠释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彰显了“全民参与,全民共享”的价值导向。
——打破藩篱,跨省组队
天津全运会在游泳、田径、赛艇、乒乓球等10个大项49个小项(4人及4人以下项目)上实施跨单位组队参赛政策,鼓励各省市在技战术配合类项目上合作组队参赛。
于是,在这届全运会上,北京的丁宁得以同广东的刘诗雯组成世乒赛女双冠军组合,马龙也可携手许昕冲击男双金牌,苏炳添、谢震业、张培萌和吴智强将组成世锦赛决赛原班“接力天团”。
从实际比赛看,“跨省组合”显示了强大实力。全运会开幕式后诞生的首枚金牌,就是由四川队联合山东、浙江队员,在女子轻量级四人双桨项目上夺得;双人跳水项目的全部4枚金牌被“跨省组合”包揽;赛艇比赛也频现“跨省冠军”。
——允许华人华侨参赛,体现开放包容
天津全运会首次接受外籍华人、华侨运动员以个人身份报名参赛。经过选拔,马术、射击、田径、游泳4个项目8名华人华侨运动员达到参赛标准,登上本届全运会决赛舞台。他们中,有曾代表美国队参加里约奥运会的美籍华人、“枪手”石晶,有上届全运会代表北京队夺冠、此次以华侨身份参赛的美女骑手朱美美,还有想入中国籍圆外婆奥运梦的加拿大华人妮娜。
允许华人华侨参加全运会,打破国界疆界,同圆“中国梦”,体现了全运会开门办会的理念和开放包容的胸怀。
——师徒领奖,共享荣光
天津全运会的颁奖环节别出心裁,获得前三名、登上领奖台的,除了运动员自己,还有他们的教练。
根据《关于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实施教练员激励政策的通知》,天津全运会颁奖仪式上为前3名运动员(队)颁发奖牌的同时,也为其1名主管教练员同台颁发奖牌。
以前,教练员是幕后英雄,鲜花和荣誉都给了运动员。天津全运会让师徒同领奖,体现了尊师重教,对教练员是莫大的肯定和激励。
——足球赛场首次引进底线裁判
当国际足坛开始引入底线裁判来执裁比赛,国人也十分期待这一新做法出现在中国足球场。如今,在天津全运会上,终于得偿所愿。在一些开赛的足球比赛中,赛场上除了主裁和两位边裁,还有两位站在底线后、球门附近的裁判。这是国内足球赛事中首次正式使用“附加助理裁判”,即底线裁判。
裁判的判罚是比赛的重要一环,足球比赛进球少,往往一次误判就可能左右比赛的结果。引入底线裁判,能提高裁判组对比赛(尤其是罚球区内)的控制能力,减少误判,提高执裁的准确性和比赛的公平性。
江西新闻客户端讯 7月13日,西安奥体中心游泳跳水馆。
邓佳琪镇定地站在10米台上,干脆利落地完成了最后一跳——207C。
“身体打开时机选择恰当,空中身体控制能力强,打开入水动作稳定性好。”江西跳水队总教练薛斌心里想,这块金牌稳了。
总分344.70分!13岁的邓佳琪获U14组女子单人10米跳台冠军,拿下第十四届全运会江西代表团首金!
邓佳琪在训练中。
逆转 实现夺冠
从西安回到南昌,邓佳琪未作休整,第一时间投入到紧张的训练中。站在跳板上的邓佳琪分明还是个孩子:个子不高,皮肤稍黑,留着男孩般的短发。她把毛巾娴熟地夹在两只脚踝间,脚蹬跳板奋力一跳,空中翻腾姿态优美,“啪”一声又像小鱼一样钻入水里。上岸后,邓佳琪用毛巾简单擦拭身体上的水,再次走向跳板,翻腾入水。每天的水上训练,这些动作要重复近百次。
决赛中,邓佳琪每一次站上跳台前都会努力回想教练的话,动作要领、注意事项就像电影一样在她的小脑袋里迅速播放。虽然自己的教练黄萍因事无法陪同到比赛现场,但总教练薛斌一直陪在邓佳琪的身边,他像是一块定海神针,让邓佳琪心里有了底气。最终邓佳琪完成了逆转,总分344.70分实现夺冠。
亲情 教练“妈妈”
“我要感谢教练,她培养我6年了,比和我爸妈在一起的时间都要久。她就像妈妈一样照顾我。”邓佳琪的话简单朴实。2019年至2021年邓佳琪快三年没有回南昌安义老家了,若不是教练黄萍的不断鼓励和支持,她可能很早就放弃了这个项目,用她的话来说就是“太苦了”。
在黄萍眼里,邓佳琪是个有灵气、懂事能吃苦的孩子。“佳琪是从体操队转过来的,当时才7岁。她的父母一直在外地打工,所以一直待在我身边,就像自己的女儿。”黄萍说。2019年11月,黄萍生病住院请了一个月的假。出院后的黄萍回到训练馆,邓佳琪给了“妈妈”一个有力的拥抱:“你终于回来了,你干嘛去了?我好想你,你没事吧?”孩子一连串的关心,让黄萍眼眶湿润了。
心里爱佳琪,训练要求仍十分严苛,这就是黄萍,也是她对每个队员的要求。“这次她能夺冠我没有想到。”黄萍坦言,比赛前家里出了状况,她无法陪同邓佳琪去西安比赛现场。“平时训练我会刻意去提醒她,当我不在现场该怎么跳。每次模拟比赛应该注意什么,重点做好哪方面,我会要求佳琪跟我讲,说不到位的地方我再来补充。她这方面经过了锻炼,真正到了比赛发挥会好一点。”黄萍分析。
期待 更多佳绩
许艳梅、彭勃,江西跳水 历史 上闪亮的名字。但是继彭勃之后,江西跳水项目一直处于“沉寂”状态。最近一次夺牌是在2017年第十三届全运会,胡子杰、岳琪拿下了男子双人3米跳板铜牌。
第十四届全运会将于9月中旬在陕西西安正式开幕,本届全运会跳水U14组比赛是开幕式前提前举行的比赛项目之一,也是第十四届全运会首个开赛的竞技类项目。2004年雅典奥运会彭勃获得3米板冠军并计入2005年全运会江西金牌榜后,江西跳水在全运会金牌榜上再无建树。邓佳琪这块跳水金牌,让江西足足等了16年,其分量和意义不言而喻。这次比赛,不仅是对江西省代表队青年队员训练成果的检阅,也为国家跳水项目挖掘选拔优秀梯队人才、备战巴黎奥运会提供了平台。
“这块金牌就是一针强心剂,给江西跳水队,尤其是年轻队员起到巨大的鼓舞作用。”薛斌说,江西跳水项目一直渴望再写辉煌,这块金牌就是希望的光。任何一枚金牌,都是拼搏、汗水、努力、坚持的结晶。一个跳水运动员每天都要经历陆地力量训练到跳台、板的水上训练,一天下来上下台、板到入水近百次,加上跳水是训练周期比较长的项目,一般要8年到12年才能岀成绩。所以,邓佳琪这块金牌来之不易。“除了刻苦训练,还有教练员对业务的钻研以及后勤保障工作的完善包括设备器材、场地、 科技 助训等,这都给运动员竞技水平的提升带来了帮助。”薛斌说。
据了解,江西跳水队将派出10名运动员参加今年9月份第十四届全运会跳水项目成年组的比赛,邓佳琪、刘佳丹两个13岁小将也在大名单中。希望我们的跳水运动员能再创佳绩,续写辉煌。
十四届全运会上那些感人的瞬间
十四届全运会上那些感人的瞬间,今晚的闭幕式,全运会火炬将缓缓熄灭。届时将由礼仪手持各代表团旗帜入场,各代表团选派少数运动员紧随其后。十四届全运会上那些感人的瞬间。
十四届全运会上那些感人的瞬间1
第十四届全运会正在三秦大地进行得如火如荼,竞技场上,有胜利之后的喜极而泣,也有失败之后的泪流满面;有对已故恩师的追思,也有为梦想拼搏的执着;有挥手告别的不舍,也有不计回报的付出。
在本次全运会开幕之前,男排成年组的比赛就已经结束了比拼。上海男排时隔12年之后再次登顶全运会最高领奖台。夺冠后的队员们开心地举着金牌合影。这一路走来的磕磕绊绊,最终在那一刻得到了最甜蜜的回报。
还记得半决赛结束之后,队里30岁老将陈龙海哭得泣不成声,主教练沈琼和助理教练吕宁馨把他搂在怀里,轻声安慰。四年前,陈龙海没能帮助球队冲进四强,当时的他被自责和懊恼所包围。这一次,上海男排在经历过小组赛的低迷之后,还是顶住了压力,笑到最后。而这一枚沉甸甸的金牌也足以弥补陈龙海四年前的遗憾。
陈艾森社交媒体截图。
跳水男团的比赛中,里约奥运冠军陈艾森和东京奥运冠军谢思埸领衔的广东男队站上了最高领奖台。颁奖典礼上,陈艾森当场落泪。这眼泪不仅包含胜利的喜悦,也包含着对恩师的追思。
今年6月初,曾培养发现许多优秀跳水运动员的前广东跳水队总教练吴国村突然离世,让陈艾森备受打击。东京奥运会上双人十米台比赛中,陈艾森和搭档曹缘以微弱差距与金牌失之交臂。这次成功摘下全运会团体金牌后,陈艾森终于可以告慰恩师的在天之灵。
他在个人社交媒体写道:“这是您的愿望,您看到了吗?我们做到了。这意志会在广东跳水一直传承下去的,兄弟姐妹们,接下来的比赛我们还要继续加油。”
谌龙社交媒体截图。
全运会的赛场,聚集了从新秀到老将在内的全国顶级运动员。一些新人崭露头角的同时,很多老将也在为梦想拼搏。
32岁的羽球老将谌龙在结束了男单半决赛的争夺后,宣布退出后续比赛。这场与石宇奇的对决中,谌龙0:2完败。这也意味着,他职业生涯中最后一次全运会之旅最终没能画上完美句号。
从东京奥运会再到陕西全运会,不再年轻的谌龙显然没有抵挡住密集的赛程以及年轻对手的冲击。五次全运会之旅,贵为奥运冠军的他还是没能实现全满贯的壮举。
不过,对于明年的杭州亚运会,谌龙依旧雄心不减:“虽然全运生涯算是到了终点,但职业生涯还没有到终点,接下来还是要好好准备明年的杭州亚运会。”
资料图:9月14日,第十四届全运会男子10米气手 枪团体决赛中,奥运冠军庞伟带领队友张杰、胡鹏琦顶住福建队在比赛最后阶段反扑的压力,以16:14险胜对手,帮助河北队夺得该项目冠军。中新社记者 王刚 摄
对于另外一些老将而言,全运会就是他们职业生涯的谢幕战。在率领河北队夺得全运会男子10米气手 枪团体冠军后,中国射击名将庞伟平静地为自己的职业生涯画上句号:“全运会打完我就准备退役了,你们也看到,我打得太艰难了。”
简单的话语透露出庞伟的心酸与无奈。当二十多年的职业生涯行至终点,庞伟说,这枚金牌,是自己对10米气手 枪项目的交代。
但庞伟此后离开赛场,并非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射击项目上,中国可谓人才济济。庞伟的搭档、也是他的小师弟胡鹏琦第一次参加全运会就站上了最高领奖台,中国射击的传承就这样在新老交替之间完成。
全红婵社交媒体截图。
老将的'离去固然让人不舍,但新秀的崛起同样令人惊喜。14岁的全红婵从奥运会火到了全运会。不过,比赛期间发生的一个小插曲,让观众感受到了来自组委会的温暖。
日前,全红婵在个人社交媒体发文,表示自己在比赛期间把心爱的娃娃落在了西安。组委会得知后,第一时间留言:“全妹别着急,我们帮你找娃娃。”
仅仅过了三个小时,组委会就表示,娃娃已经找到了,他们会尽快把娃娃寄给妹妹。其实,像全红婵这种情况,在全运村开村后时有发生。
运动员全身心投入比赛,有时离开得比较匆忙,有些物品会遗失在房间。工作人员在整理房间时发现物品后,会第一时间上报组委会,组委会也会第一时间和相关代表队取得联系,以最便捷的方式把物品交还。
资料图:9月14日,陕西西安,全运会主媒体中心内的志愿者。中新社记者 蒋启明 摄
每一届大赛的顺利举行,其实也离不开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在背后默默的付出。尤其对于那些不求回报的志愿者而言,他们用热情和耐心,换来了赛场的井然有序,还有运动员们的善意和尊敬。
女子10米跳台比赛结束后,小将张家齐在赛后接受采访时,看到志愿者长时间为选手举着麦克风,手有些颤抖。她赶忙自己接过话筒,让旁边的志愿者可以得到片刻的休息。小小的一个举动,让网友直呼:“妹妹人美心善实力强。”
随着赛程的推进,赛场内外无疑还会发生更多暖心的瞬间。
十四届全运会上那些感人的瞬间2
9月27日,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圆满落幕,今晚西安奥体中心体育场将进行本届全运会闭幕式。
值得一提的是,原定于今日进行的公路自行车比赛由于天气原因,组委会已将比赛改在26日进行。最终男子个人赛天津队张长晟以4小时22分28秒的成绩夺冠。女子个人赛香港队李思颖以3小时04分42秒的成绩夺冠。自此,本届全运会所有比赛结束。
十二天来,1.2万名运动健儿角逐全运赛场,再一次完美呈现了中华体育精神和奥林匹克精神。比赛期间全红婵的“水花消失术”、苏炳添终圆全运冠军梦等成为十四运会的经典时刻。
回顾本届全运会,山东不仅在射击、自行车、举摔柔、帆船帆板、橄榄球、水上项目等传统强项上依然具有绝对实力,田径、游泳、三大球等基础大项上同样硕果累累,可谓全面开花。山东选手在所有参赛大项中几乎都有奖牌入账,最终以58枚金牌的成绩连续四届位列金牌榜第一。
今晚的闭幕式,全运会火炬将缓缓熄灭。据了解,闭幕式精简了代表团入场的环节,届时将由礼仪手持各代表团旗帜入场,各代表团选派少数运动员紧随其后。此外,广东省领导将联同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特区行政长官贺一诚,参加会旗交接仪式,象征粤港澳三地正式承办下届全运会。广东、香港与***将共同承办2025年第十五届全运会。
24岁的伏明霞,在清华大学还未结业,嫁给了50岁的梁锦松,当初可是轰动一时的最佳爆料。
伏明霞,郭晶晶在跳水行业,可都是榜上有名,响当当的人物。
当年的“跳水女皇”郭晶晶,被既有钱又有颜值的富二代看中,在各种纠缠和追求之后,最终抱得美人归!
郭晶晶嫁给年轻有为的霍启刚后,生个三个孩子,一家五口其乐融融,小日子过得幸福美满。
伏明霞也不甘落后,嫁给了比自己大26岁的“香港财爷”梁锦松,也是为他生下了两儿一女,三个宝贝。
因伏明霞的老公是香港成功人士,他的观念就是“多子多福”,孩子越多越好,这代表人丁兴旺。
俗话说:女人的婚姻就像投胎一样,投对了一生幸福,投错了毁于一生。
伏明霞,女,1978年8月16日生于湖北武汉。
2001年全运会,伏明霞是一颗当之无愧最耀眼的明星。
嫁给富豪梁锦松,并不是她最初的选择。
她的初恋也是一名运动员,因为两个人都忙着训练和比赛,长时间的聚少离多,使得两个人最终分手。
正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没有前男友的分手,就没有她和梁锦松的幸福人生。
梁锦松,1952年出生香港。
祖籍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
他是中国香港银行界华人第一人。
对中国内地金融专才的培养也立下了汗马功劳。
曾获得香港杰出管理奖、香港金紫荆星章等……
梁锦松和陈慧珊分手后,一转身就看中了“跳水皇后”伏明霞。
伏明霞跟那些胭脂俗粉相比之下,她清新脱俗,清纯靓丽的气质形象,深深地吸引了梁锦松。
两个人相识在颁奖典礼上,是这次典礼给他们牵了红线。
50岁的梁锦松成熟稳重不失浪漫。
伏明霞正是春心荡漾的年龄,对这位成功人士也有所好感。
梁锦松抓住机会趁热打铁,展开猛烈攻击。
还经常给正在上大学的伏明霞写浪漫的书信。
作为南丰集团行政总裁的梁锦松,尽管自己的工作非常繁忙,但还是会抽出时间到北京看望她的“伏妹妹”。
吃个小饭,喝个小茶,甜言蜜语,亲亲我我,走在林荫小路上散个小步,送上一朵玫瑰花……
正在清华大学就读的伏明霞,看到如此体贴入微,而又不失浪漫的梁锦松,有点受宠若惊。
年龄的差距并没有阻隔两个人的真心相爱。
两人的恋情公开之后,吸引了很多的媒体,因为他们两个人都是公众人物。
有媒体拍摄的梁锦松送给伏明霞轿车车牌号的含义就是“我爱你妻子”。
对于两个人的婚姻,伏明霞的家人基本上都不是很看好。
80多岁的外婆还坚持反对:“明霞哟!你好好考虑考虑哟!他比你父亲的年龄都大,做的官大有什么用?他得真心喜欢你才行。”
而伏明霞的父亲却不以为然的说:“只要是我女儿喜欢,那应该就是最好的,相信明霞的眼光,年龄不是问题,只要两个人真心相爱就行。”
伏明霞的姐姐伏明艳,最初也不怎么同意,后来她看到,梁锦松对妹妹的体贴入微,最后也拍手称赞了。
梁锦松为了表达对伏明霞的爱,两个人去美国夏威夷,在那里举行了隆重的婚礼。
两位相爱的“名人”,一场轰轰烈烈的婚礼之后,幸福美满的小日子正式开启了。
2003年,他们的女儿出生了,初为人母的伏明霞,想把女儿培养成琴棋书画样样俱全地“大家闺秀”。
以至于在教育孩子方面,剥夺了孩子过多的童真童趣。
没完没了的辅导功课,使女儿变得性格孤僻,不爱结交朋友。
理智的伏明霞,感觉到了事情的严重性,立即“悬崖勒马”。
把女儿所有的外教辅导课全部给停了后,给女儿找回原本快乐的童年。
为了让女儿尽快融入到孩子们的快乐之中,她费尽心思,给女儿约了好多的小朋友,陪她们一起玩 游戏 ,到处去露营。
“可怜天下父母心”,梁锦松一直不支持伏明霞对女儿的严格教育,说让孩子自由地发展较好。
他也知道“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位做家长的愿望,可是,教育方法必须得正确。
当他看到伏明霞自己意识到了错误,举双手称赞,并且和伏明霞一起参与到陪伴女儿的队伍里。
爱玩本身就是孩子的天性,他们的女儿梁司渝慢慢变得性格开朗,爱交小朋友,脸上露出了天真烂漫的笑容。
女儿满两岁的时候,伏明霞又生下了儿子梁皓嘉。
这件事又收到了媒体朋友们的称赞,这对美满的夫妻,现在是儿女双全了。
伏明霞和梁锦松却很低调笑道:“女儿是爸爸的小棉袄,儿子是妈妈的贴心小坎肩。”
这句话引得众人哈哈大笑!
2008年,他们的第三个“爱情晶”又出生了,取名梁家玮。
这个引人注目的美满家庭,让所有人羡慕的是,三个孩子长得个个秀气,俊美。
亭亭玉立的女儿,风度翩翩的两位公子,正是遗传了他们两夫妻的出彩点和优秀之处。
伏明霞和梁锦松带着三个孩子不管是走到什么地方,都是一道靓丽的风景。
不得不说伏明霞真的很幸运,当初外婆坚决不同意,亲戚朋友也不看好,但是梁锦松用实力说话!
她的亿万富翁老公,不但给伏明霞父母买了高档的住房,还给亲戚们安排了衣食无忧的工作。
这老公为了表达对自己的爱,的确是用心了。
伏明霞一直坚信,自己当初的选择是对的,爱上梁锦松此生无憾。
现已70岁的梁锦松和44岁的伏明霞会一直这样幸福吗?
祝愿这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幸福生活,会一直持续下去……
夫妻之间,年龄不是问题,只要两个人真心相爱,就会白头偕老。
看似不般配的婚姻,“真爱”会让你白首偕老。
看似般配的婚姻,“无奈”最后会走到尽头。
俗话说,鞋子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婚姻合不合适,只有自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