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拉基米尔其实是一个名字,而不是姓。
在斯拉夫民族的历史上,弗拉基米尔不仅是一代伟人,更是如同历史上“亚历山大大帝”般的存在。
根据古代语言,弗拉基米尔的意思是“控制”,当然,因为斯拉夫语系并没有庞大的词汇库,所以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五个字也被引申出了征服、强悍的意思,如果换成咱们的习惯,那么弗拉基米尔作为名字,就和某刚、某强差不多。
事实上,在1000多年前,如今的东欧平原上是没有政权的,当地只有一些零零散散的斯拉夫人部落,依靠打猎为生。
有意思的是,虽说都是斯拉夫人,但这里基本上一个部落就是一个民族,很像我国上古时代的炎黄时期,不过,从公元9世纪开始,随着维京人的入侵,广袤的土地上终于出现了类似于奴隶制的政权。
维京人主要生活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就是今天的挪威丹麦等国家,因为气候过于寒冷,海岸线蜿蜒,土地又十分贫瘠,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维京人也都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当然,这样的生存方式也赋予了该民族崇尚武力,并且富有冒险精神的性格。
公元8世纪中期,一些不甘屈居家乡的维京人踏上了寻找新聚集地的道路,在这其中,有一部分维京人选择了海运路线,他们首先就将目光放在了如今的英国。
虽说英国也是一个岛屿,本土民族凯尔特人也算是骁勇善战,但论打架斗狠,他们完全不是维京人的对手,所以在短短几十年间,维京人就抢占了英国的大部分土地,而在后来,他们又通过精湛的航海技术,入侵了地中海的一些地区。
不过,征战的目的永远是为了生存,所以在建立了一定的政权后,这一支维京人也安定了下来,并与当地民族展开了融合。
或许是航海技术欠佳,另一部分维京人选择了陆上路线,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离开后,他们一路向南,并最终发现了东欧平原。这些维京人哪里见过如此一望无际牛羊遍地的场景,所以,他们很快就做出决定,在东欧平原上安家。
彼时的东欧虽说没有政权,但各部落间也不是吃素的,很快,维京人就与斯拉夫人发生了冲突。和英国的凯尔特人相比,斯拉夫原住民因为成天打猎,所以战斗力更强,一开始,对入侵的维京人造成了很大的麻烦,不过,短短几年后,他们大多却成为了对方的“刀下亡魂”。
单论打架,斯拉夫人确实是谁也没怕过,但问题是,他们一直习惯于部落生活,导致缺乏组织力,所以在具有军队意识的敌人面前,被逐一击破了。
而在时间来到9世纪后,在东欧平原生活了几十年的维京人,也与当地的斯拉夫人产生了融合,而当时出生的这批婴儿,便是如今俄罗斯、乌克兰等斯拉夫民族的正统祖先。
众所周知,无论是哪一种文明,在刚开始建立政权时都是奴隶制社会,也会产生很多贵族阶层,当然,贵族之间的斗争也一直伴随着这样的体制。
9世纪中期,一名生活在诺夫哥罗德的贵族落了魄,按理说,他将继承一片很大的土地,但无奈军事才能有限,所以在几年的斗争中,他败给了另一名贵族。面对这样的情况,该贵族想到了令他们惧怕的维京人,他随即一路北上,来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并找了一个叫伊戈尔的人为他复仇。
然而,权力自古以来都是强者才能得到的,这名贵族怎么也没想到,伊戈尔不仅帮他报了仇,还顺手将南部很多国家都揍得鼻青脸肿。
他一路打到了如今的乌克兰境内,与此同时,在看到了水草丰美的东欧平原后,伊戈尔也决定就地安家,就这样,在9世纪末期,他率军攻下了如今乌克兰的首都基辅,并建立了斯拉夫人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将首都定名为基辅罗斯。
要知道,封建王朝的权力斗争向来无法避免,伊戈尔当时有三个儿子,老大叫亚罗波尔克,主要继承基辅地区;老二叫奥列格,管理德列夫利安地区;老三叫弗拉基米尔,管理诺夫哥罗德地区。
在这其中,基辅地区显然是最富庶的,而诺夫哥罗德位于如今俄罗斯的西北部,土地里根本长不出庄稼,也正因如此,三弟弗拉基米尔一直都对父亲的安排抱有疑义。
十分巧合的是,伊戈尔建立政权没多久后就被刺杀身亡了,因为十分年轻的缘故,他并未立下遗嘱,所以三个儿子除了自己应当继承的土地,纷纷开始觊觎父亲的“遗产”。
三人展开了为期6年的争斗,不过和两位哥哥鲁莽的性格相比,弗拉基米尔在当时可谓是十分睿智,虽说兵力不占优势,他却总能利用自然环境,最大限度的发挥实力;另一方面,与傲慢的兄弟不同,弗拉基米尔十分谦虚,这就使得他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拉拢了周边很多势力的支持。
有道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公元980年,弗拉基米尔扫清了一切障碍,并最终成为了基辅罗斯的统治者,即位的30多年间,他不仅出台了一系列利于民生的法律,还通过强硬的军事才能,向西收复了此前被波兰霸占的,加利西亚地区。
向南征服了突厥民族的堂兄弟,佩切涅格人,在极大地扩张了基辅罗斯的影响范围后,也让民众的生活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
其实从这点也能看出,斯拉夫人崇拜弗拉基米尔,与其军事才能是有很大关系的,要知道,血液中具有维京人基因的他们,自然对能征善战的领导人很有好感,不过,弗拉基米尔作为创造罗斯历史的伟人,靠的绝不仅是豪横的武力。
毕竟总有人比他能打,而他之所以能成为斯拉夫人的英雄,更重要的则是凭借清醒睿智的头脑,以及对国民的宽厚。从这个角度来看,虽说弗拉基米尔这个名字象征着控制与强悍,但对于斯拉夫人来说,他们或许更看重其中智慧的含义。
名字: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普京。
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全名是Владимир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Путин,汉语译名为”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普京“,普京是姓,名字叫弗拉基米尔,父称叫弗拉基米罗维奇,这说明,普京父亲的名字就是弗拉基米尔。这种名字和父称相同的情况,在俄罗斯很常见。
人物特点:
2000年3月出任总统后,普京在政、经、军及外交等各个领域,均采用铁腕政策。应当说,普京执政20年来,俄罗斯国际地位明显上升,经济条件明显改善。喜欢他的人称之“大帝”,不喜欢他的人称之为“沙皇”。纵观普京的为人处事,其性格上最显著的特征是“硬”。
全名是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普京(俄语:Владимир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Путин,英语:Vladimir Vladimirovich Putin),1952年10月7日出生于列宁格勒(现为圣彼得堡),俄罗斯政治家,俄罗斯总统,清华大学名誉博士。
普京担任总统以来,复兴和提升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的国际地位,对内加强联邦政府的权力,整顿经济秩序,加强军队建设;对外努力改善国际环境,拓展外交空间,维护本国利益,在对内外政策方面偏强硬,在民主方面颇受争议,被认为是一位“铁腕总统”。
普京人物评价
一项民调显示,截止到2007年11月,普京的支持率高达84%,在各国领导人支持率中位列世界第一。他的支持率在1999年8月只有31%,但11月时已达80%,从那以后再没有跌过65%。
分析人士认为,普京的高支持率主要来源于他任期内民生的显著提高和俄罗斯重获世界发言权的事实。普京获高支持率的另一原因是大多数俄罗斯人经历了苏联解体后,对西方国家感到极大的失望,因此他们不再相信亲西方的民主派政治家,而这些人在普京任内也受到了很大的打压。
弗拉基米尔这个名字的来源很古老。起源可以追溯到9世纪,生活在伏尔加河上游特维尔地区的氏族,八百多年前,弗拉基米尔大公带领基辅罗斯改信东正教,开创了基辅罗斯公国的黄金时代,在俄罗斯电影《维京》中有过详细的描述。例如俄罗斯最先进的北风之神级战略核潜艇其中一艘就被命名为“弗拉基米尔大公”号。
相关信息:
Влади这个字头,是俄文动词владеть的未完成体不定式,在俄语里有“占有”,“征服”,“支配”,“统治”,“掌控“,“控制”的意思。
是个很励志和具有侵略性的名词。所以弗拉基米尔也经常用于地名,在俄罗斯莫斯科金环小镇之一的弗拉基米尔/苏茨达里,那里的居民也基本都是弗拉基米尔这个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