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赛看进攻、大赛拼防守,这在历来都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阿根廷也正是因为防守不过关,在最近三届世界杯上,都倒在了德国队的脚下。
2006年,可以说是阿根廷与德国两队实力最接近的一次正面交锋,里克尔梅在主帅佩克尔曼的战术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德国也正处在一个新老换届的阶段,所以双方最终只能通过点球大战分出胜负,无奈阿根廷的运气要比德国稍差一些。
到了2010年,德国的青春风暴逐渐刮起,他们以25岁零113天的平均年龄创造了40年来世界杯8强的最年轻阵容纪录。而阿根廷以梅西为核心的地位虽然被确立,但马拉多纳的执教水平确实不敢恭维,他们在中后场的防守硬度不足,比赛仅仅3分钟便城门告破,被阿根廷拿到了梦幻般的开局。这种情况下,马拉多纳90分钟的比赛中只用掉了2个换人名额,可见这名当年叱咤世界杯赛场的前锋,在临场指挥方面的欠缺。那场比赛,阿根廷输掉了防守,输掉了战术,也输掉了主帅的能力。
2014年,阿根廷在桑巴王国拥有比欧洲战车更多的球迷支持,他们的前场配置要强于此前两届世界杯,但是,他们的后场同样不堪一击,可以说,除了马斯切拉诺,没有一名后卫能够在正面防守中,顶得住德国的整体攻击群。决赛上,阿根廷已经做得非常完美,但他们还是在最后倒在了格策的脚下,那次快攻,德国主帅勒夫早已设计好了加时赛的战术。
南美球队,尤其是巴西与阿根廷这样拥有无数天才球员的国家,他们的比赛更倾向于让球员自由发挥,在战术的支持下,创造更多的空间,让有天赋的球员展示自我。反之,日耳曼战车历来都是讲究整体足球,这种打法本身就会对南美的足球风格存在一定的压制,而在大赛上,还没有哪一届,德国彻底掉过链子的。
原因是:阿根廷有两大问题——球队体系建设不足和防守不行。体系建设不足是因为阿根廷球员组成过于分散,彼此在平时的战术思想都不相同,捏合在一起时候共同发力效果较差;相反,德国一直是围绕拜仁为主干搭建球队,且从小接受的是成体系的青训,所以捏合在一起时候,技战术打法可以很快统一。
德国队(西德队)与阿根廷的全部交手中,阿根廷并非总是输给德国队,而在世界杯交战中,阿根廷确实处于下风,特别是最近几届世界杯中,阿根廷都输给了德国队。
06年德国世界杯上,德国队在经历了几年的调整后,逐渐恢复生机,不过还算不上一流强队,而06年的阿根廷整体实力其实也不算很强。加上当年德国队是东道主,凭借主场优势,德国队把阿根廷拖入了点球大战。之后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德国队明显准备更加充分,莱曼在后方团队的帮助下,成功的预判了阿根廷球员的每一次罚球方向,将阿根廷阻挡在四强之外。
莱曼与卡恩的“温馨”时刻感动多少球迷
10年的世界杯上,德国与阿根廷再次相遇在四分之一比赛,和四年前相比,德国队在勒夫的率领下完全成熟起来,无比自信,而阿根廷队因为梅西也成为夺冠热门。不过阿根廷糟糕的防守让己方过快的丢球打乱了马拉多纳的计划,平心而论,马拉多纳的指挥水平也确实一般,踢惯了顺风球的阿根廷在落后之后进攻乏力,不仅没有追平比分,反而被反击得手,4比0惨败。
14年,双方再次在相遇,这一次是决赛。连续几届比赛折戟在半决赛的德国终于进入了决赛,并且在半决赛中德国队史无前例的7比1取胜,不过德国队明显更渴望大力神杯,所以略显紧张。而晚赛一天的阿根廷经过苦战,淘汰了荷兰,明显体力较差。整场比赛应该说阿根廷各项数据并不输给德国,但是足球比赛不仅需要数据,更需要效率。特别是下半场后半段开始,阿根廷体力不足的弱点明显暴露,终于在加时赛结束前被格策绝杀。
格策绝杀阿根廷
纵观三届比赛,阿根廷连输三次,原因却不尽相同。
06年更多的是输在准备不足,和轻视德国。毕竟在那场比赛之前,德国队已经连续多年没有击败过一流强队。
10年更多的输在马拉多纳的临阵应变能力实在太差。穆勒过快的进球之后,马拉多纳毫无对策,除了在场边激情的手舞足蹈之外,似乎对场上的球员没有多少影响。
14年则输在运气和体力上。少休息一天的阿根廷明显体力较差,而阿根廷球员把握机会的能力太差,让他们最后与金杯失之交臂。
是强队总会有相遇的一天,相信德国队和阿根廷还会在世界杯赛场上相遇,并且奉献更加精彩的比赛。
德国人知道阿根廷攻击能力强(全世界都知道),所以德国的战术就是防守反击,如果楼主看过对英格兰那场,肯定会有深刻体会,场面上都差不多,甚至德国还略占下风,但最后却是极为悬殊的比分,这场也一样。德国在领先以后坚持防守反击,稳固的防守时德国的保证,而厄齐尔,穆勒,小猪施魏因施泰格的快速反击,克洛泽把握机会的能力,使控球占优势,一度攻势很猛的阿根廷最终大比分落败。总结其原因主要就是两点:1。德国控制了中场,钳制了中场相对薄弱的阿根廷
2、德国战术正确,坚持防守反击
看看德国爆炸的天赋,再加上严格的纪律和战术。当然也有好的制度和教练。而阿根廷总觉得牌打不开,前场任何一个都是其他球队的主力,进攻效率结合真的很迫切。是02年的巴西,3r加卡卡,聚星和团队意识结合的很好。结果是毁灭性的。他们都是南美人,格调高雅。每个人都对自己有明确的定位。足球不是一项积累纸面实力的运动。
而是要在团队中扬长避短,既要展示才华,又要注重整体发挥和战术纪律。另外,看了这么多年足球,记得热身赛英格兰5:1战胜德国。德国意识到这些人年纪大了,开始抓青年培养。因此,戈特泽、厄齐尔、罗伊斯·穆勒...上届杯赛半决赛中对阵巴西...我觉得是这样的。一支纪律严明的球队会不如别人,会被打败,但正式比赛不会浪费。指导思想明确,战术运用统一合理,可以牺牲自我,但必须为团队创造最大效益。木鸟铁桶最终夺得欧冠冠军的那段时间就是很好的例证。当然,足球是圆的,一切皆有可能
首先:无论是法国的格雷兹曼+姆巴佩+吉尔+登贝勒还是英国的哈里·基恩+拉赫福德等等,阿根廷的前线储备无疑可以说是近年来全球第一的豪华前线。阿根廷现在有梅西+阿奎罗+伊瓜因+迪巴拉+伊卡迪,年轻球员包括国际米兰的劳塔罗·马丁内斯和马德里竞技的科雷亚10号,还有在巴黎打前锋的迪·玛丽亚。
除了锋线的荣耀,中场、后卫线、门将位置都是阿根廷的紧缺之地。阿根廷近几年的中场新人只能叫托特纳姆的洛萨尔,但也不是一流的。至于塔里亚·菲科在后排的技术水平,奥塔门迪更好,但作为父亲和母亲打球让人不舒服。至于门将位置,不用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