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进攻回合,是用来统计每回合得分率等等的。
一般比较的时候是2队同回合情况下。
所以进攻板这种,它算为提高单回合数据而不是增加回合数。例如100回合补100次篮,那是每100回合200分,而不是200回合200分。
第一:首先,nba统计命中率时,投篮被犯规不中,不计投篮。所以这里也不计不中。
第二:nba的进攻回合,应该没把抢到篮板继续打定义为新的一次进攻回合,而当做原来那次的继续(不进抢板进了2分也算一个回合成功得2分)由于你说的:抢到前板会投篮。投篮+了2次进攻回合,所以这里要减1。
第三:同不了解。我个人理解为进攻犯规损失更大,独立加多一个权重,0.4纯粹是从数值统计上看,0.4比较合适。。。
NBA数据统计规则如下:非命中率相关类别(场均得分、篮板、助攻等等):新规则:球员必须打够整个赛季百分之七十(即58场)以上的比赛,才有机会进入数据排行榜。这条规则唯一的例外情况是:如果一名球员出场总数未达到最低要求(58场),但他的总数据被58场来除仍然能超出符合资格球员的场均数据,那么他就可以名列该项分类数据排行榜的榜首。投篮命中率相关类别:投篮命中率:要求赛季至少命中300次投篮,才可以列入统计。而在赛季进行过程中,由于赛季没有打完总数据无从谈起,所以将以场均数据作为标准,即--球员的场均投篮命中数必须要达到至少300/82,才有资格进入随时更新的命中率排行榜;罚球命中率:要求赛季至少命中125记罚球,才可以列入统计。赛季进行中要求球员场均罚球命中数至少为125/82,才可以列入排行榜,理由同上。三分命中率:要求赛季至少命中82粒三分,才可以列入统计。赛季进行中要求球员场均至少命中1粒三分球(82/82),才可以列入排行榜,理由同上。而在之前的规则中,赛季三分命中总数的最低限制仅为55球。
NBA总共有30支球队,分为东部联盟,西部联盟,各15支球队。每个联盟各有3个赛区,每个赛区5支球队。
与不同联盟打两场,15*2=30
与同联盟不同区的10支队中的4支队打3场,4*3=12
与同联盟不同区的10支队中的6支队打4场,6*4=24
与同区的球队打4场,4*4=16
30+12+24+16=82
在安排赛程时,考虑城市间距离等情况,确定哪6个队打4场,哪4个队打3场。
扩展资料:
NBA比赛分为:季前赛、常规赛和季后赛三大部分。
季前赛为各球队的热身赛。常规赛是每年的10月末至次年的4月中旬NBA30支球队之间进行的轮回赛,每支球队需要参加82场比赛,30支球队一共进行1230场比赛。常规赛结束后,东、西部联盟常规赛战绩排前八位的球队进入季后赛争夺总冠军。
球队常规赛排名按胜率从高到底依次排列,当有球队战绩相同时需要分别考虑情况,
第一种情况:当两队胜场差相同时,依次按以下依据排出先后:
1、相互之间战绩好的居前;
2、分区冠军居前;
3、在分区中胜率高的居前(仅当两队同属一分区时适用);
3、在各自所属联盟中胜率高的居前;
4、与所属联盟的其他前八名球队交手胜率高的居前;
5、与另一个联盟的前八名球队交手胜率高的居前;
6、得失分差高的居前;
7、抽签决定。
第二种情况:当三队以上胜场差相同时,依次按以下依据排出先后:
1、分区冠军居前;
2、所涉及球队相互之间战绩好的居前;
3、在分区中胜率高的居前(仅当两队同属一分区时适用);
3、在各自所属联盟中胜率高的居前;
4、与所属联盟的其他前八名球队交手胜率高的居前;
5、与另一个联盟的前八名球队交手胜率高的居前;
6、得失分差高的居前;
7、抽签决定。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常规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