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教育/科学 科学技术
问题描述:
我现在莫斯科大学读书,对俄罗斯的历史感兴趣。我想知道,俄罗斯历史上有几个最著名的沙皇?
解析:
最著名的有:
1.伊凡四世雷帝伊凡四世·瓦西里耶维奇(Иван IV Васильевич,1530年8月25日~1584年3月18日),又被称为伊凡雷帝(Иван Грозный),瓦西里三世与叶琳娜·格林斯卡娅之子,是俄国历史上的第一位沙皇。1533年至1547年为莫斯科大公,1547年至1584年为沙皇。详细介绍,可打开网页:wiki.keyin/index.php/%E4%BC%8A%E5%87%A1%E5%9B%9B%E4%B8%96
2.彼得一世·阿列克谢耶维奇(Пётр I Великий,1672年6月9日--1725年2月8日),俄罗斯沙皇,1682年——1725年 俄罗斯皇帝,1721年——1725年 。详细介绍,可打开网页:wiki.keyin/index.php/%E5%BD%BC%E5%BE%97%E4%B8%80%E4%B8%96
3.叶卡捷琳娜二世 阿列克谢耶芙娜 原名索非亚·弗雷德里卡·奥古斯塔(Екатерина II Алексеевна)(1729年4月21日出生于德国斯特丁,1796年11月6日逝世于普希金)是俄罗斯的女沙皇。在位期是1762年至1796年。详细介绍,可打开网页:wiki.keyin/index.php/%E5%8F%B6%E5%8D%A1%E6%8D%B7%E7%90%B3%E5%A8%9C%E4%BA%8C%E4%B8%96
4.尼古拉二世 亚历山德罗维奇(Николай II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1868年—1918年),最后的俄罗斯皇帝,在位时间1894年—1917年。详细介绍,可打开网页:wiki.keyin/index.php/%E5%B0%BC%E5%8F%A4%E6%8B%89%E4%BA%8C%E4%B8%96
这是历代沙皇的列表:(包括历代莫斯科公国的大公)
莫斯科公国大公
1276年—1303年,达尼埃尔
1303年—1325年,尤里·达尼洛维奇
1325年—1340年,伊凡一世
1340年—1353年,谢苗一世(高傲王)
1353年—1359年,伊凡二世
1359年—1389年,季米特里·伊凡诺维奇(顿河英雄)
1389年—1425年,瓦西里一世
1425年—1462年,瓦西里二世(瞎子王)
1462年—1505年,伊凡三世(全罗斯的大公)
1505年—1533年,瓦西里三世
1533年—1547年,伊凡四世
俄罗斯沙皇
1547年—1584年,伊凡四世(伊凡雷帝或伊凡大帝)
1584年—1598年,费多尔·伊万诺维奇
(尤里克王朝亡)
1598年—1605年,鲍里斯·戈东诺夫
1605年—1606年,伪沙皇季米特里
1605年—1613年,空位时期
(罗曼诺夫王朝开始)
1613年—1645年,米哈伊尔·罗曼诺夫
1645年—1676年,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
1676年—1682年,费多尔·阿列克谢耶维奇
1682年—1689年,伊凡五世
1689年—1721年,彼得一世
俄罗斯皇帝和沙皇
1721年—1725年,彼得一世(彼得大帝)
1725年—1727年,叶卡捷琳娜一世
1727年—1730年,彼得二世
1730年—1740年,安娜·伊万诺夫娜
1740年—1741年,伊凡六世
1741年—1761年,叶丽萨维塔·彼得罗芙娜
1761年—1762年,彼得三世
(罗曼诺夫王朝的荷尔斯泰因-哥道普分支开始)
1762年—1796年,叶卡捷琳娜二世(叶卡捷琳娜大帝)
1796年—1801年,巴维尔一世
1801年—1825年,亚历山大一世
1825年—1855年,尼古拉一世
1855年—1881年,亚历山大二世
1881年—1894年,亚历山大三世
1894年—1917年,尼古拉二世
(罗曼诺夫王朝灭亡)
都知道,古代的蒙古族一直都是以骑射著称,骁勇善战。在历史上,蒙古人一共组织了三次西征,第一次是由成吉思汗亲自率领的,征战的原因是作死的花剌子模。
为什么用“作死”来形容呢?
这事要从花剌子模官员大杀蒙古商队和使者说起。他们杀死了大量的蒙古商队和使者,且以非常傲慢的的态度对待成吉思汗,拒绝了其正面交涉的要求,从而彻底惹火了成吉思汗。于是,成吉思汗举兵发动了第一次西征。这次西征后,原本庞大的花剌子模,被成吉思汗的大军打得落花流水,再无还手之力。
如果,你觉得这事到此就结束了,那你就错了。这次征战,可以说是打开了成吉思汗西征的扩张野心,开启了他向西开疆扩土的欲望。为了让子孙能继承更多的遗产,他在打败花剌子模后,选择乘胜追击,继续向西进行掠夺和扩张。在其将中国北部的金朝政权彻底消灭后,成吉思汗的子孙带着强大的蒙古部队,对基辅罗斯公国进行了袭击,并取得了胜利。于是,庞大的钦察汗国在伏尔加河下游被建立起来。
由于,蒙古大汗的帐篷都是金色的,所以,它又被当地人称作“金帐汗国”,蒙古文史书中将其称作“术赤因·兀鲁思”。金帐汗国是一个由各民族组成的庞杂的联合体,其中,作为征服民族的蒙古族,人数甚少。东南欧,特别是钦察草原,是钦察人居住的地方。汗国的人口主要是钦察人、保加尔人、花剌子模人,以及其他一些突厥系族群,尤其以钦察人与土库曼人居多。
不过,蒙古人在东欧平原建立的政权,不到一百年就被推翻了,这是为什么呢?
正所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当时,在统治中原的蒙古人眼中,其统治下的人都是他们的奴隶。不管是汉人还是其它民族的人,都是为其服务的下等人。所以,蒙古人在他们统治的地区横行霸道,残暴统治,从而,激起了人们的反抗。
在十四世纪,特维尔公国大公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举行了第一次大规模的军事反抗,由特维尔人发起。这样的反抗行为,无疑激怒了不可侵犯的蒙古大汗。于是,他发誓要亲自带领军队,将特维尔公国踏平。就在大汗暴怒不已的时候,一位特殊的客人来到了他的帐篷,此人是莫斯科大公伊凡一世。
当时,伊凡一世来的时候,不仅带着非常丰厚的礼品,还主动向大汗请缨,表示:这等小事,不用麻烦大汗亲自出手,只要大汗愿意,自己将赴汤蹈火,帮助大汗平息心中的怒火,将特维尔公国彻底消灭。最终,蒙古大汗同意了伊凡一世的建议。
不得不承认,伊凡在军事领导上有着超凡的天分。他带领着军队队,快速将特维尔公国的反抗镇压了下去并将其夷为平地,而他的这些战功也让自己的同胞彻底沦为了蒙古人的奴隶。之后,伊凡为了建立自己的势力,一边巴结蒙古大汗及蒙古官员,一边依仗着大汗赋予的权利,在俄罗斯的土地上大肆征伐。
到了晚年,伊凡得到了全俄罗斯大公的称号,而他所组建的莫斯科公国,其势力也达到了鼎盛。到了1359年,伊凡年仅十岁的孙子季米特里·伊凡诺维奇担任了莫斯科大公。虽然,他的年纪很小,但是,他的志向却非常远大。因为,他从小跟随祖父南征北战,过惯了金戈铁马的征途生涯。
在他掌握权力后,他开始大力提升莫斯科城的防御力量,修建城防严肃军队纪律,提升部队的战斗力,从而,摆脱金帐汗国的统治。然而,季米特里·伊凡诺维奇的一系列行动,让蒙古人看到了他的内在野心,也感受到了他对自己权威的公然挑战,这无疑是一次令人愤怒的挑衅。
为此,马麦汗亲自带着十五万蒙古大军,浩浩荡荡地对莫斯科公国展开了讨伐。传说,马麦是成吉思汗后裔,那海的孙子。他在金帐汗国的地位,源于他是金帐汗国瓦解前最后一位大汗别儿迪别汗的女婿。1360年,纳兀鲁斯将哥哥忽里纳刺杀后继位。在位不到一年,金帐汗国完全瓦解,此后直到1382年脱脱迷失重新统一金帐汗国,短短的二十年间就有十八个可汗,这其中,势力最大的便是权臣马麦。
马麦在金帐汗国,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存在。
面对蒙古人的军事行动莫斯科公国也毫不示弱,两军在原野上展开了非常激烈的厮杀。当时,莫斯科公国的季米特里·伊凡诺维奇大公亲自带领士兵,身先士卒以抵御蒙古骑兵的进攻,他不顾个人安危,多处负伤依然坚持战斗。即便莫斯科公园一方的将士们展现出了异于寻常的英勇,但是,由于蒙古骑兵的人数太多,几轮战斗下来,莫斯科军队几乎被击溃,就连大公的帅旗都被蒙古人打倒了。
话说,在双方开战前,季米特里·伊凡诺维奇在一片树林中提前进行了埋伏,投放了一支非常精锐的部队。在开战之初,这支军队非常着急,想要赶紧投入战斗。但是,部队的指挥官却看到了当时的风向是吹向自己阵营的,在这个时候进行进攻对自己非常不利,所以,只能耐心等待进攻时机。但后来,在双方交战僵持不下的时刻,风向突然发生了转变,开始吹向了敌方阵营。
于是,发现风向发生了变化,伏兵的指挥官果断发出了进攻的命令。之后,这支伏兵犹如天降一般,对蒙古人发起了快速攻击,杀了蒙古人一个措手不及。当时,受到两面夹击的蒙古人,被突如其来的进攻打乱了阵脚,军事力量全线崩溃,使得这场战争从早上持续到了下午。之后,马麦汗眼看溃败的局面难以逆转,于是,无心恋战的他,带着剩余的部队,仓皇逃回了自己的大本营。
不过,这次战斗的失败,并没有让蒙古人的掠夺脚步停下来。不甘失败的蒙古人,没过多久就重新整顿了一支新的军队卷土重来。这一次,他们更加勇猛,一举将莫斯科公国的军队击退。但是,任何侵略性的战争都是不合理的,更是不能长远的,当然,也包括蒙古人的西征。
一代强人
季米特里.伊凡诺维奇与1359年继承莫斯科大公,这一年他只有10岁。而年幼的他立下大志,一定要让俄罗斯摆脱蒙古人的统治,使自己成为全俄罗斯的最高统治者。他开始积蓄力量,四处张榜,以高官厚禄广纳贤士,吸引一些强大、富有的领主带着众多的仆役、家丁聚集到莫斯科。他同时命名马不停蹄地建造“莫斯科石头城”莫斯科内城(即克里姆林宫)四周很快就筑起了高大的石墙,并建有塔楼、碉堡、炮门和铁门。
战术奏效
为了迷惑金帐汗国,季米特里继续采用“钱袋加枕头”的战术。1371年,他前往金帐汗的驻地,用丰厚的礼物向当时金帐汗国的实际统治者马麦汗和他的妻妾以及鞑靼万人长门献殷勤,取得了册封为“全俄罗斯大公”的敕令。在取得权力后季米特里加快兼并俄罗斯其他公国和部落的步伐。
德米特里大公对于强人的心理需求至今仍然笼罩在每个俄罗斯人心头。
蒙古内斗
而此时的金帐汗国已今非昔比,大批的地区脱离了他的统治,在金帐汗国内部不断发生政变。1360~1380年,金帐汗国内部发生权力争斗,20年内,金帐汗像走马灯一样换了14个,季米特里开始准备组织对蒙古统治者的斗争。
短兵相接
1378年8月11日,俄罗斯军队与蒙古军队在梁赞的沃扎河河岸相遇。蒙古骑兵渡过河,大汗大叫地向俄罗斯人冲来。双方开战,季米特里大公在前方指挥作战,蒙古军队最后挡不住俄罗斯军队的进攻,在浓密的大雾中撤退。蒙古军将领别基奇被当场打死。这一战让俄罗斯人看到了自己的力量,振奋了精神。
战役 ***
金帐汗国的军事统帅马麦汗勃然大怒,发誓要亲率大军讨伐俄罗斯人,于莫斯科大公决一死战。马麦汗说到:“我要处死那固执而任性的俄罗斯奴隶!金帐汗大军所到之处,要把俄罗斯的城市,所有的教堂化为灰烬!我们要靠俄罗斯的金子发财。我们要向拔都时代那样向俄罗斯王公进军,全力进攻俄罗斯。我们再也看不到----,我们将焚毁上帝的教堂。俄罗斯人将为之流血,他们的法律将被彻底毁灭”。
1380年夏,马麦汗率领20万大军越过伏尔加河,同时派出使节游说俄罗斯的敌人——立陶宛与金帐汗国结盟,联合出兵。两国军队商定于9月1日会师,共同进击莫斯科,瓜分莫斯科公国。 (还包括切尔克斯人、奥塞梯人、亚美尼亚人、伏尔加河流域各民族的武装和克里木热那亚人雇佣军,总兵力约10—15万人),在金帐汗国实际统治者马迈率领下向罗斯推进,企图削弱罗斯各公国(尤其是莫斯科公国)日益增长的势力,扼杀他们渴求独立的愿望。立陶宛大公亚盖沃,据一些史料记载,还有梁赞大公奥列格,都是马迈的盟国。
于莫斯科大公有旧怨的梁赞大公奥列格.伊万诺维奇采取了两面派的做法,他火速派两个信使分别到马麦汗和莫斯科大公处。在给马麦汗的信中写道:我听说君主你想去威胁你的臣属莫斯科大公季米特里。如今,最英明的君王,你取得黄金和大量财富的时间到了。大公季米特里一听到你的盛怒的名字,就躲到远处去了,躲到诺夫哥罗德或德维纳去了,莫斯科的财富将自然而然地落到你的手中。而你的奴隶——我,将有幸得到您的恩典。 然而在给季米特里的信中写道:马麦汗倾国出动,将要进军梁赞地区和莫斯科公国,目的在于反对您和我。不要睡觉,季米特里大公,我们联合起来。 奥列格的如意算盘中,在马麦汗获胜后,能从金帐汗国那里取代莫斯科领地的一部分以及取代季米特里,成为新的“全俄罗斯大公”。而季米特里获胜,也可以得季米特里的感谢。
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获悉马迈出兵后,便向罗斯各公国派出急使,号召全力以赴保卫罗斯领土。命令8月15日在科洛姆纳集结军队。罗斯各处兵力集结在科洛姆纳和谢尔普霍夫两地通往莫斯科的道路上,以防马迈抢先进攻。莫斯科人、承认莫斯科大公政权的各公国士兵,以及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武装(诺夫哥罗德、特维尔、下诺夫哥罗德、梁赞及斯摩棱斯克等公国的军队均未参加),是罗斯军队的主要骨干。莫斯科大公准备以积极进攻,首先阻止敌人会合并向最强大最危险的蒙古军队猛攻,然后在马迈军队侵入罗斯各公国之前将其消灭。
季米特里大公骑着自己的高头大马上,左手持“弗拉基米尔大公权杖”,右手去其闪闪发光的长剑,向在场的15万人喊道:“俄罗斯的兄弟们!马麦汗的大军正在逼近我们,他们要抢去俄罗斯王宫的称号,他们要焚烧我们的城市,他们要抢走我们的粮食,他们要抢走你们的妻子和女儿。让我们冲上去吧!为家乡的土地而战,为自己的辽阔的牧场、为我们的家庭、女人和田地,为了自己的荣誉而不惜流血牺牲吧!”话音刚落,15万将士齐声高呼:“乌拉!乌拉!”声音响彻云霄。随后,俄罗斯大军开始进发,王公们率领自己的武士队、士兵进行在最前面。俄罗斯的常见、宽大矛头、阿拉伯的弯道和致命的毒箭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可怕的青光。沉重的圆锤和六页锤悬挂在皮带上,民兵身上穿者非有铁块、铜块的衬衣、皮袄和永生自己木板铠甲制成的环加的服饰,手中拿着斧子、猎熊矛、长木棒和短锤。
记载库利科沃大决战的古老叙事诗《顿河左岸故事》中唱到:“马在莫斯科嘶叫,荣誉响彻了整个俄罗斯国土。喇叭在科洛姆纳吹响,板鼓在谢尔普霍夫敲起,旗帜竖立在大顿河的河岸上。大诺夫哥罗德的永恒的钟敲响了。” 宣诏官跑遍了各个城市和村庄,并在教堂旁的的广场上高声宣读大公季米特里.伊万诺维奇关于同金帐汗国作战的诏书。
虽然的俄罗斯军民群情激奋,但最高统帅季米特里大公并不贸然行事,他首先派出多路前哨收集敌人的有关情报。他派出忠实可靠的亲兵罗季翁.勒热夫斯基、安德烈.沃罗萨特和瓦西里.图皮克为首的侦察兵深入草原向南到金帐汗国刺探,然而这些人都被抓获,没有一个叛变,也没有一个生还。接着以克利门特.波利亚宁、格力高利.苏达科和伊凡.斯维亚托斯拉夫为首的第二批侦察兵动身了,他们抓获了蒙古军的“舌头”,从中得知,马麦汗在秋天到来前部准备向莫斯科公国发动进攻,他要在秋天的时候等待与立陶宛军队会师,因为没有立陶宛人的帮助他不敢进攻莫斯科。
侦察小分队顺利完成了任务,季米特里大公给他们以重赏。现在的问题已经清楚,蒙古军队和马麦汗的计划禁止,必须采取措施并制定军事行动计划。在莫斯科,王公和将军会议作出决定:既是纺织立陶宛王公雅盖洛的军队与马麦汗的军队回合。必须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将立陶宛军队和蒙古军队各个击破。从而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使俄罗斯国土免遭由于大规模军事行动而造成的大破坏。为了实现这个计划,必须立即出兵迎击蒙古人。
季米特里大公在科洛姆纳营地检阅了俄罗斯军队、15万人做好了准备,随时可以出战。马麦汗在听到莫斯科大公的行动后,急忙派出信使到科洛姆纳,面见季米特里大公,提出议和条件:只要莫斯科公国重新向金帐汗国缴纳贡赋,以前双方的不快可以一笔勾销,否则蒙古大军将踏平莫斯科。季米特里大公坚决地拒绝了马麦汗的建议,并将金帐汗国的使节驱逐出去。
最后一次会议
动身前,季米特里大公又召开了最后一次会议。季米特里大公指派季莫费.瓦西里耶维奇.维利亚米诺夫和尼古拉.瓦西里耶维奇.维利亚米诺夫兄弟,季莫费.瓦卢耶维奇、伊凡.罗季奥诺维奇和安德烈.谢尔尼佐夫为各部的将军,统率所部。1380年8月26日,季米特里大公率领俄罗斯军队出发,奔向奥卡河。季米特里大公在军队前派出前哨部队,负责侦察和警戒,还派出了10名经常往来于大大地区的苏罗日商人担任向导。在罗帕斯纳河流入奥卡河的汇流点附近,军队停下来休息一天。韦利亚米诺夫将军率领步兵开到这里预先出动的军队会合。过了一天,亲兵骑兵队渡过奥卡河前进,派出谢苗.梅里克指挥侦察队先行。韦利亚米诺夫的步兵对停留了一些时候,保护渡河部队和等待落后者。归附莫斯科大公的两支立陶宛王公部队不久也与季米特里大公的部队会师。
马麦汗听到俄罗斯军队出动后,急忙扑向顿河。
9月7日,罗斯军队(10—15万人)进至涅普里亚德瓦河与顿河汇合处。当日举行军事会议。季米特里在会议中讨论是否渡河作战。一部分将领认为:“如果渡过河,我们将难于行动,应该给自己留条后路。”而有经验和勇敢者的将军们要求:“如果想打硬仗,今天就渡河吧,以使任何人没有向后转的想法。只有置之死地,才能后生。让所有的人作战都不要耍滑头,谁也休想幸免,因为死神随时都在等待我们。至于说蒙古人的力量强大,那我们倒要见识一下。” 季米特里冷静地分析了敌我双方的实力和险境,他抬起手,示意人们安静下来。他说:“我们来到这里不是为了观看奥列格和雅盖洛或顿河,而是为了解救俄罗斯国土免于被奴役和被完全破坏,是为了俄罗斯献出自己的生命。我认为,光荣地牺牲比耻辱的活着好上千百倍,我的军队从来就没有投降和退却的习惯,我们出征后就没有打算回去,如果出来后什么也没有做就返回,还不如根本不来。”于是他决定:渡过顿河,在库利科沃与蒙古军队决战。
于是根据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提议,会议决定渡过顿河进军库利科沃原野。罗斯军队渡过顿河,使已抵达奥多耶夫城的立陶宛军队无法进击,并造成了有利于罗斯军队而不利于蒙古军队的作战条件:库利科沃原野容量虽大,但环绕原野的河道沿岸丛林密布,这就限制了蒙古骑兵的迂回机动。库利科沃原野位于顿河左岸,是一片沼泽地,方圆百里丛林密布、沟壑纵横,流入顿河的涅普里亚德瓦河、斯莫尔卡河、库尔察河、夏杜比亚克河流经库利科沃。这下狭小和特殊的地形是关于使用大批骑兵从两侧迂回包抄战术的蒙古军队难以施展拳脚,迫使他们必须使用他们所不习惯的正面进攻,从而为小股的俄罗斯军队实行伏击战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9月7日夜晚,风紧月黑,俄罗斯军队准备趁着黑暗和大雾渡过顿河。渡河刚开始,谢苗.梅里克奔驰来报:前哨已经与蒙古骑兵发生正面冲突。马麦汗极力想阻止俄罗斯军队渡河,派出大批军队接近顿河。但为时已晚,蒙古的大部分军队位置距顿河七、八里远。俄罗斯军队利用蒙古军队来不及大规模调动,已经强行渡过了顿河。
9月8日晨,已经渡过顿河的罗斯军队,在警戒团掩护下在库利科沃原野展开成战斗队形,当的马迈军队也已经接近这里。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根据敌军战术(进行合围作战)和地形特点,将军队布成纵深的战斗队形:中间为大团(大公亲自统率),两翼为左、右翼团,其两翼在蒙古骑兵难以通行的地形上凭险据守。主力之前配有警戒团和先遣团。警戒团的任务是与蒙古首先接战,发起战役,先遣团的任务是抵御蒙古骑兵的首次突击并打乱其战斗队形。上述两团应削弱蒙古向主力实施突击的力量。大团之后配有局部预备队(骑兵)。此外,还抽调精锐骑兵临时组建了一个强大的伏击团,由经验丰富的军事首领德米特里·布罗克—沃伦斯基将军和谢尔普霍夫公爵弗拉基米尔,安德烈耶维奇将军统率。该团担任总预备队,隐蔽地配置在主力左翼侧后的丛林中。总的看来,罗斯军队的战斗队形可以保障军队具有足够的稳定性抗击正面和侧翼的突击,不断增强纵深的突击力量,并使战斗队形各要素之间便于保持协同作战。
整个俄罗斯阵线延绵不过5俄里。俄罗斯军队的这种布阵,使得在战争爆发后,蒙古骑兵不仅不能从两侧包抄迂回,而且不能前进和不能曲折绕行。此外,担任总后备队的“西团”还挡住了顿河的渡口,切断了蒙古军的最后退路。
马迈军队分为:先遣支队(轻骑兵)、中军(热那亚雇佣步兵)、强大的左、右两支侧军(由重骑兵组成,成两列横队展开,并各有自己的先遣支队)和预备队。马迈企图以骑兵合围罗斯军队,尔后从正面和侧后实施突击将其歼灭。
胜利归属
中午12时左右蒙古军队的先头部队出现在顿河边上,战役开始。源源不断的蒙古大军两侧行进的是马麦汗的“王牌军”,肩背蒙古弯刀和弓箭的骑兵队。蒙古人穿着深色的衣服和带有铁鳞片的格致头盔和甲胄。他们是骠悍的骑兵,能在疾驰的马上准确的使用弓箭,他们是最危险的敌人。他们训练有素,在作战时可以迅速变换集中队列,分成前锋、主力和侧翼。中间的则是海量步兵包括不少卡法来的热那亚雇佣军。远远望去,蒙古大军的长矛连成一片。士兵的沉重步伐、隆隆的车轮声和马蹄声汇集成一片不祥的强大响声,由远及近,向俄罗斯军队逼来。蒙古军队走到距俄罗斯军队一箭之远的地方停了下来。
按照常规,双方的勇士先行比武,诺夫哥罗德人佩列斯韦特和蒙古军一方的率勇士帖木儿进行单兵决斗2人同归于尽。随后,阵地上响起了喇叭声、叫喊声和马蹄声,而后就是刀枪的清脆撞击声。方圆数里成了一个大战场。
马麦汗指挥蒙古骑兵进攻俄罗斯的“先锋团队”,由于蒙古骑兵在人数和装备上有很大优势,结果,“先锋团队”的士兵几乎全部战死。接着,蒙古骑兵开始攻击季米特里大公亲自指挥的“大团队”,骑兵冲进俄罗斯军队的阵中,惊天动地的肉搏战开始了。狭小的场地里,蒙古骑兵与俄罗斯士兵挤在一起,不少俄罗斯人被马踏死,被杀死的人甚至倒不下来,四溅的鲜血挡住了双方士兵的眼睛,血腥味让人难以喘过气来。 罗斯各团损失惨重:身披大公盔甲、居于大公战旗下的贵族米哈伊尔·布列诺克在大团战死,而身披列兵盔甲的德米特里大公本人也在大团负伤。蒙古军还是冲破了“大团队”的中心部分,来到了大公旗帜处,把俄罗斯军旗撕碎,守护军旗的俄军将领布连克英勇战死。但是在季莫费.韦利亚米诺夫和格列布.布良斯克指挥下,弗拉基米尔、苏兹达尔和布良斯克的亲兵武士队投入战斗,迫使蒙古军队后退,将局势恢复过来。终于,“大团队”顶住了蒙古人的进攻。不过罗斯步兵在质量上不占优势,数量上也是劣势,只能一味的后撤。
当马迈将主要突击转向左翼蒙古骑兵又像海浪般地急速转向左翼,迫使罗斯各团退却时,别洛奥泽罗王公们追“左翼团队”的阵地被攻破,“左翼团队”开始退却至涅普里亚德瓦河。下午3时,蒙古人又突破了俄罗斯军队的防线,冲到了“大团队”的后面,也就是说蒙古已经突破了罗斯军队的左翼并插到主力后方。米库拉.瓦西里耶维奇和王**德烈.奥尔格尔多维奇、谢苗.伊万诺维奇指挥的“右翼团队”担心被蒙古骑兵包围,因此迟迟不动,使得“大团队”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最后,“大团队”被迫后退。蒙古骑兵长驱直入。而久已埋伏的伏击团士兵见势准备出击,但是有经验的德米特里.博布洛克——沃伦涅茨将军制止了躁动士兵,他说:还不到时候。
在战斗的关键时刻,伏击团对突入之蒙古骑兵侧后实施突击。伏击团在其他各团支援下突然出击,决定了罗斯军队会战的胜利结局。“大团队”趁势转入反攻,蒙古军队本已伤亡惨重,无法重新进攻,加之刚刚的败退,致使全线崩溃。罗斯军队占领可汗大本营,追击了将近50公里(至克拉西瓦亚梅恰河),沿途歼灭马迈军队残部。双方损失惨重(死伤约20万人)。 其中,俄罗斯战死6万人,金帐汗国战死7万人。
库里科沃大决战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