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哈伊尔沙卡什维利(米哈伊尔米沙)

2023-02-14 19:41:37 最新体育 zengha

一篇关于资源,环境等方面的专题报告(不要范文,要思路和格式),好可以加分

报告大纲:

一、全球化带来的变动与挑战

举例而言,像讲者这样一名外交人员面对「全球化」的国际政治隐忧:

 「民主衰退」(或称「威权复辟」):就在最近,11月3日巴基斯坦总统穆夏拉夫(Pervez Musharraf)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况,冻结宪法,立即大肆搜捕反对派人士,并延后原定於明年初举行的国会大选;11月7日乔治亚总统沙卡什维利(Mikhail Saakashvilli)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况,镇压反政府活动,并将原定明年底举行的总统大选提前至明年1月。

 「中国崛起」:胡锦涛2003提出「去价值」(value-absent)的外交战略:「周边是首要,大国是关键,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能源是新亮点」。

二、面对外交或国际政治的「地理学想像」(geographical imagination):哈维(David Harvey,1973)认为,地理学的想像使得人们能在自己的生活经历里辨认空间与地方的角色,关连上他们所见的环绕周遭的空间,并且认知到人与人、人与组织,以及组织与组织之间的交流,如何受到隔离他们的空间的影响……。

三、地理学的定义,根据哈格特(Peter Haggett, 1994)的说法,至少有三个基本特徵:第一是强调位置,第二是强调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第三则是上述两点的区域分析。

四、国际情势综观

(一)冷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最长的国际关系。

(二)后冷战:1989-1990冷战结束,之后一直到2001九一一事件。

(三)后后冷战(post-post-cold war)的国际情势:(1)一超多强:(2)区域冲突增加;(3)主要强权间的战争机会下降,但另一方面,大国对外使用武力的案例却上升;(4)经济安全的重要性提升;(5)犯罪国际化与恐怖全球化;(6)能源与资源的全球化竞逐;(7)「普世价值」并未成为历史终结;(8)科技冲击带来新的国际关系。

(四)台湾面对的外交困境源自於国际关系的「威士发利亚模式」(Westphalia):1648以来国际社会的一套游戏规则,每一个国家享有主权,但在国际间必须得到其他国家的承认,才具有主权国家的地位。而这样的国际互动,带来对於台湾感觉上特别残酷所谓的「国际现实」(realpolitik)。

(五)全球化带动巨大变动,也带来新的挑战与新的机会。

(六)新外交(New Diplomacy):

(1)新外交的定义:面对「后冷战」新的国际情势,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到冷战结束前由超强支配外交舞台的传统外交方式,已开始有所改变,所谓的「新外交」,系指国际非政府组织(INGO)因不满国际外交被少数强国掌握,同时厌倦国际组织运之无效率,因此结合中小型国家,以议题导向,寻求传统国际外交以外的方式,成立不同的国际机构或计画,经由串联、游说、文宣、行销等技巧,以及资讯网路等现代工具,快速、集中、高效率、高效能地达成目的。

(2)「新外交」的几个典范案例:

(a)1996渥太华反地雷公约。

(b)1997京都温室议定书,2007年12月4日将在印尼Bali岛召开「联合国气候变迁纲要公约(UNFCCC)」第13届缔约国大会(COP-13)以及「京都议定书」第3届缔约国大会(MOP-3)。

(c)1998罗马刑事法庭公约。

(c)2005巴黎文化多样性公约。

五、国际政治与世界地理的跨界整合:在发展过程中找到正确的「战斗位置」。

(一)1960年代末西非内陆国上伏塔(Haut-Volta)的「玉米战争」。

(二)小型脆弱岛屿国家的经验:吐瓦鲁(Tuvalu)农业资材再生利用计画、贝里斯(Belize)观光发展融资计画。

(三)十九世纪末德国中部城市Wuppertal交通改善计画。

(四)二十世纪末法国东部城市Strasbourg空间改造计画。

六、一个跨界整合的世界地理课程架构

(一)新的视野与检视指标

(二)跨文化合作,新的沟通与聆听方式

(三)新的介面管理以及扒梳复杂的能力

(四)做中学,「地理感」的建立,「世界地理实习」学程的必要性

米哈伊尔沙卡什维利(米哈伊尔米沙) 第1张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