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希特勒自杀身亡时并没有子女,因此人们认为希特勒家族已经绝后。但是近日英国作家大卫·加德纳出书揭示,希特勒还有一个侄子,名为威廉· 帕杰克·希特勒,他在英国长大后来移居美国,并有三个儿子,这一家庭成为希特勒家族最后的传人。作家大卫在《希特勒家族的最后传人》中,讲述了威廉和他的儿子不平凡的故事。儿子发誓不生育切断血统.
据大卫介绍,威廉·帕杰克·希特勒在英国长大,后来移居美国,他们在纽约过着隐姓埋名的生活。因此,大卫千辛万苦才找到威廉一家,他从二战浩如烟海的资料中寻找线索,历时四年才找到自己的写作对象。
大卫说,威廉的三个儿子彼此定下奇怪的协定,他们发誓不生孩子,以此切断他们这个声名狼藉的家庭的血统。
大卫的书中又提到,威廉一家的外表和行为都与他们的亲戚希特勒迥然不同。威廉的三个孩子全部在美国出生,在美国长大,生活习俗已全部美国化,他们不再偏执激进。公然对抗独裁者希特勒
威廉上世纪30年代在德国生活,阿道夫·希特勒给他安排了一份工作。人们都认为,在希特勒统治下的德国,威廉的生活一定过得很优越。但实际上,威廉与成为独裁者的叔叔关系很微妙,希特勒从来不让他从工作中得到体面的收入和地位,只希望威廉成为他的附庸。因此,终于有一天威廉忍不住给希特勒写了封恐吓信,警告他若再不为自己安排更好的工作,就要把希特勒父亲是犹太人这一秘密公之于众。
威廉没想到,希特勒竟然会向自己屈服,他用相当于现在几百万美元的一笔钱把威廉打发走。威廉于是带着这笔钱远走高飞到了美国,他后来还在美国海军服役,彻底地与叔叔决裂,正式参加了反对纳粹德国的斗争。
1、军事原因
(1)战争早期德军在西线作战时的失误和为后来作战埋下的潜在内威胁;
(2)多线容作战,以及斯大林格勒会战中德军的失误;
(3)北非战局对欧洲战场的影响。
2、经济原因
(1)经济管理体制混乱;
(2)本土资源严重不足、劳动力短缺;
(3)盟军战略轰炸的作用,彻底摧毁德国的工业尤其是与军事相关的工业基础。
3、其他原因
(1)德日矛盾。首先,日本拒绝配合德国北进,使苏联避免了两线作战。其次,日本人在不通知德国的情况下偷袭珍珠港,不仅“替罗斯福解决了如何让美国人民肯走上战场的棘手难题”,并且“使希特勒和美国人一样感到震惊”。
(2)战争性质。德国虽然军事力量在二战初期具有绝对优势,但是毕竟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侵略战争,德国之师虽强却非王道之师,除了德国国内民众,得不到任何的群众的支持。这样的战争从一开始就注定是要失败的。
(3)犹太政策的失败。犹太人的失去,使得德国的科技水平下降,表现在两大方面:二战时期的密码被英国人破译;原子弹的研究没有走在美国人的前面。
扩展资料
1945年,当苏联军官把希特勒的颅骨给牙医看时,他认出了自己给希特勒做的几颗假牙。但是,1972年他在同德国作家马泽尔的谈话中推翻了这个说法。
提起德国纳粹头目希特勒,有关历史资料都说他在苏联红军攻入德国柏林以后,于1945年4月30日服毒并开枪自杀。
但是60岁的阿根廷作家、档案学家阿贝尔巴斯迪在其所著的《希特勒在阿根廷》中却认为,希特勒在1945年花了大约相当于1000亿美元的黄金赎得性命,携带情妇埃娃布劳恩成功地从柏林逃走,并且在阿根廷隐藏多年,直到1964年75岁时才死去。
另据英国《每日邮报》2014年01月25日报道,巴西马托格罗索州首府库亚巴市新闻系研究生西莫尼雷内格雷罗迪亚斯在新书《希特勒在巴西:他的生与死》中挑战传统观点。
认为希特勒没有于1945年4月20日自杀在柏林地堡中,希特勒实际上假死逃生,其逃到马托格罗索州的一个村子化名生活,最后于1984年在巴西与玻利维亚边境小村去世,终年9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