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南非世界杯——普天同庆
“JABULANI”采用阿迪达斯全新研发的“Grip'n'Groove”球面,突破性地仅由八块表皮组成,阿迪达斯首次采用球形制模的方法使每一块表皮都实现三维立体结构,然后以热粘合技术拼接完成,从而使新球较以往更圆、运行更精准。
“普天同庆”
“JABULANI”源自班图语系中的祖鲁语。直译即为“普天同庆”。作为阿迪达斯的第11个世界杯比赛用球,“JABULANI”在设计中采用了11种不同的颜色。11种颜色也代表着每支足球队由11名球员组成,同时寓意南非拥有11个部落和11种官方语言。白色球体上的四个三角形图案赋予“JABULANI”充满非洲精神的独特外观,而一些个性化的设计,如球面上酷似约翰内斯堡足球城体育场外形的花纹,则突显南非的美轮美奂。
2014年巴西世界杯——桑巴荣耀
桑 巴荣耀(brazuca),意指“巴西精神”,它传达着一种巴西式的生活方式,是阿迪达斯足球史上最有科技含量的产品。在长达2年半的时间里,它经受了超 过600名世界最顶级球星的检验,包括卡西利亚斯,阿尔维斯,梅西,施魏因斯泰格和齐达内等人,全球10个国家的30支球队参与体验。桑巴荣耀也在一系列 国际大赛中经受了考验,虽然设计略有不同,其中包括瑞典和阿根廷在去年2月份的友谊赛。
桑巴荣耀的颜色和装饰设计源自于巴西传统的许愿手环,也反映了这个南美国家足球的灵动和乐趣。这个足球采用了革新的结构设计,采用六块相同的十字型球面拼块形成了与以往不同的表面结构,使足球具有独特的对称性,为比赛带来更好的场上控球、触球、稳定性以及空气动力学性能。
2014世界杯冠军赛用球值钱。2014年世界杯比赛用球是一款由阿迪达斯公司生产的名为巴西风范(Brazuca)的足球。根据《科学报告》杂志发表的新论文,它只用6块皮面拼缝而成。
2014巴西世界杯官方用球“桑巴荣耀”,阿迪达斯出品用球“BRAZUCA”。
BRAZUCA不同于经典比赛足球,白色皮球上绘制的并非是老式的多边形,而是如烈火般的柔和曲线。曲线由红色、黑色、绿色、蓝色等主色调组成,色彩鲜明,既跳跃着桑巴足球特有的激情,又大气庄重不失美感。
检验一个世界杯比赛用球的标准是什么?任意球破门,或许是最直观可见的方式。
俄罗斯世界杯用球“电视之星18”,仅从外形论着实不起眼,仅用6块球皮拼成,略显突兀的马赛克,外观向1970年世界杯黑白皮球致敬。但这并不妨碍“电视之星”开赛仅4天就成为主角:它已经造就了三个精彩的任意球。
电视之星。
无独有偶的是,戈洛文、C罗和科拉罗夫的任意球,都是直接绕过人墙顶端,从守门员左手边钻进理论上的死角,这似乎意味着,“电视之星”是任意球高手们的福音?
戈洛文世界杯揭幕战直接任意球破门。 一颗比赛用球决定一届世界杯任意球产量,这并非危言耸听:
贝克汉姆对阵哥伦比亚的圆月弯刀。
1998年世界杯首次引入彩色设计、并使用合成泡沫为填充物的“三色球”,使得那届世界杯诞生了6次任意球直接破门,贝克汉姆对阵哥伦比亚的圆月弯刀更是深入人心。
2002年用球“飞火流星”。
2002年,轨迹飘忽的“飞火流星”成为当届门将们的噩梦,上至大师级的罗纳尔迪尼奥,下至名气泛泛的斯文松,多达9次的任意球得分证明“蒙一脚”着实有奇效。
2006年用球“团队之星”。
2006年世界杯的“团队之星”是全世界第一颗以3D方式设计的足球,采用了全新的异形拼块和无缝压合技术,只由14块球皮拼接而成,最大程度地消除了球体表面不规则的凹凸。
然而,这只主打“精准度”的高大上新球,却并不是任意球高手们的最爱,除去贝克汉姆依旧来者不拒外,总共6粒的入球又回到了1998水准。
2010年南非世界杯的用球“普天同庆”。
2010年南非世界杯的用球“普天同庆”则属于“天降奇兵”,不少球员甚至因皮球触感的特殊,而改变了主罚方式:
譬如8年前首个任意球破门的乌切,就索性瞄准了球门远端,打门将一个猝不及防,而秉持“匠人精神”的日本队远藤保仁、本田圭佑,则采取了最令门将无法防范的“电梯球”。
弗兰则在屡次尝试失败后,选择了指东打西——禁区左角外弧线球打入右上角。
2014年巴西世界杯用球“桑巴荣耀”。
4年前的“桑巴荣耀”,则堪称历代世界杯比赛用球最不待见任意球的存在。
整届杯赛一共只有3个直接任意球入网,哲马伊利的任意球要感谢法国队人墙主动让出空隙,梅西的破门则是大包大揽任意球“积少成多”,大卫·路易斯的远程轰炸也是电梯球路数。除此之外,皮尔洛、C罗、内马尔、斯内德等定位球好手郁闷地发现,比起站在任意球前,还是运动战破门更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