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宁2014年世界杯是第18届。
2014年10月19日,丁宁在2014年第18届女乒世界杯决赛中,以4:0击败队友李晓霞,继2011年后再次问鼎,中国队也在该项赛事中实现十八连冠。本届赛事的更大看点无疑是新材料球完成了在世界大赛上的首秀。
本场比赛是2011年决赛的翻版,当时丁宁以4:1战胜李晓霞。作为头号种子的丁宁进入比赛状态较快,以11:7和11:9连下两城。第三局成为双方争夺最为激烈的一局,在僵持到11平后,沉着冷静的丁宁连取两分,以13:11拿下此局。
或许是对于新材料球适应还不够,李晓霞在比赛中多次出现对球路判断不准的情况。在她又一次未能接住回球后,丁宁以11:5结束了这场本应势均力敌的决赛。
对于赛事举办地奥地利林茨,丁宁并不陌生。2005年,她曾在这里获得了世青赛冠军。
时至今日,很多球迷在提到李晓霞的时候,依然为这位大满贯得主感到忿忿不平,认为这位大满贯得主没有得到应有的待遇,含恨退役。
甚至有很大一部分球迷阴谋论,认为李晓霞是被当时的女乒主教练孔令辉逼迫才不得不退役。
还有一部分球迷认为,在里约奥运会,如果不是李晓霞让球,丁宁根本无法获得里约奥运会的单打冠军,也无法成就大满贯。
为什么很多球迷会有这种猜测呢?
这一切都要从李晓霞退役之后说起。
里约奥运会上,尽管李晓霞没有在单打方面卫冕成功,但是在团体赛中,李晓霞还是率领中国女乒顺利卫冕了团体冠军,赛后,李晓霞之一时间在社交平台发文,宣布了自己即将退役的消息。
在文中,李晓霞表达了自己对国家队这么多年培养的感谢,同时,李晓霞强调,只要国家需要,而自己的身体条件又允许的话,自己随时做好重回国家队的准备。
当时,很多球迷对李晓霞的退役表达了不舍,认为李晓霞现在退役确实可惜,尽管当时的李晓霞已经28岁了,但是在里约奥运会依然展现出了强劲的实力,尤其是在半决赛面对日本的福原爱,李晓霞更是四局比赛仅让福原爱得到了9分,比当年的张怡宁打福原爱还要残暴。
但是当时的李晓霞还是选择了退役,李晓霞自己也表示,征战乒乓赛场多年,自己的身体状况已经不再适应打比赛了。
这个时候,还没有球迷质疑里约奥运会,李晓霞在女单决赛中让球给丁宁,更多的是对李晓霞退役的惋惜和对丁宁获得大满贯的祝贺。
然而,里约奥运会结束四个月之后的某天深夜,李晓霞突然在社交平台发文,表达了自己的委屈, 李晓霞在文中说,我不用掩饰,我就是这样一个我,就算全世界都欺负我,我还是相信老天有眼,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就让我一直做一个傻子吧。
正是这样的一篇文章,迅速将孔令辉和丁宁拖入到舆论的深渊。
很多球迷都关心地问李晓霞到底发生了什么,但是李晓霞对此并没有解释。
于是,有部分球迷就开始怀疑李晓霞在国家队遭受到了委屈,认为,李晓霞在里约奥运会让球给了丁宁,否则,丁宁也不能战胜李晓霞获得冠军。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李晓霞被很多球迷称呼李大锤,这是形容李晓霞在比赛中大开大合势大力沉。很多喜欢李晓霞的球迷认为,当时的李晓霞已经超越张怡宁,成为乒坛之一人,正常情况下,丁宁是根本无法战胜李晓霞的。
确实从场面上来看,丁宁在比赛中很少有像李晓霞那样势大力沉的击球,丁宁更多的是靠和对方周旋,永远比对手少失误,永远比对方多一板来获得胜利,其实这种打法和当年的张怡宁如出一辙。
比赛中,我们更多看到的是丁宁在反守反击,而不是像李晓霞那样的主动出击。
其实每个人的身体条件不一样,打法也不一样,从身体条件来看,丁宁确实没有李晓霞那样壮实,丁宁也不可能像李晓霞打出那样势大力沉的击球。
但是,我们纵观丁宁和李晓霞的职业生涯,两人在职业生涯中有过多次交手,总的交手记录,丁宁是13胜10负的战绩保持一定的优势,比赛中李晓霞看似占据主动,但是最终的胜利者往往是丁宁。
尤其是在三大赛中,丁宁把握大赛的能力无疑比李晓霞更加出众,两人在三大赛决赛中也有过多次交手,丁宁曾经在2011年世乒赛和世界杯中连续两次击败李晓霞,此外又在2014年的世界杯以4-0的比分击败李晓霞。
而李晓霞在三大赛决赛中仅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击败过丁宁一次。
所以,里约奥运会,丁宁完全有实力击败李晓霞夺冠,而根本不需要什么让球!
而且,决赛中的李晓霞和丁宁都是中国运动员,已经完全没有了让球的必要。
只是,很多球迷一直都有同情弱者的心理,固执地认为李晓霞被迫让球给了丁宁。
其实既然李晓霞没有让球给丁宁,那么她为什么会深夜哭诉委屈呢?
其实,熟悉乒乓球的球迷都值得,李晓霞在宣布退役之后,但还是想再打一年乒超联赛,但是在那一年的乒超联赛摘牌大会上,李晓霞被老东家挂出了699万的高价,这一高价令很多俱乐部望而却步,最终,李晓霞流拍,无球可打。
这才是李晓霞深夜哭诉的真实原因。
只是遗憾的是,由于李晓霞自己不出面解释,导致孔令辉和丁宁陷入舆论漩涡多年。
好在后来的丁宁又在2017年的世乒赛和全运会中连续夺冠,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如今的李晓霞已经结婚生女,过着平淡而幸福的生活,而丁宁也到了运动生涯的末期,还在向着东京奥运会继续努力。
最后祝愿李晓霞越来越幸福,也祝愿丁宁能在东京奥运会为自己的职业生涯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加油吧
一
1990年丁宁出生在黑龙江省大庆市。
父亲丁殿国,母亲高凤梅都是专业的运动员,父亲是速滑运动员,母亲还曾经担任过黑龙江女篮的队长。
两人当年都因为伤病错过了入选国家队的机会,早早就选择了退役,退役之后两人就来到了黑龙江省大庆市工作。
在丁宁出生之后,夫妻两人又是在一起燃起了冠军梦,把自己没完成的梦想寄托在女儿身上。
尤其是母亲高凤梅一心想要让女儿继续自己的“篮球梦”,所以在丁宁6岁的时候,在 体育 馆工作的高凤梅就经常把女儿带到 体育 馆。
并且让她和一群同龄的小孩子一起练习乒乓球,当时高凤梅的想法是想让丁宁通过练习乒乓球提高自己的灵活性和反应能力,之后大一点再去学习篮球。
起初丁宁对于练习乒乓球没有一点兴趣,而且她还非常的淘气,经常让很多小伙伴都练不成球。
于是教练不得不想办法:那个小朋友打得好,奖励一个乒乓球。
天生好强的丁宁在小时候就不甘于落在人后,所以她每天都想要拿到乒乓球,为此她训练的也是非常认真。
随着丁宁开始“努力”,没过多长时间, 体育 馆一起练习乒乓球的小伙伴就都不是丁宁的对手了。
母亲高凤梅一看女儿在乒乓球上天赋这么高,也逐渐升起了培养女儿练习乒乓球的想法,于是没过多久就把丁宁送到少年宫去练习乒乓球。
刚开始进入少年宫,丁宁面对同龄的小伙伴也基本上不是对手,不过在半个月之后,丁宁又“称霸”了少年宫。
而且在一次比赛中,丁宁那种敢打敢拼的劲头被大庆体校著名教练唐景波看中,于是在1997年,年仅7岁的丁宁就进入了大庆体校。
唐景波对于丁宁非常的看中,经常会给丁宁吃“小灶”,不过丁宁也没有辜负唐景波的看中,在大庆体校训练一年后。
丁宁首次参加黑龙江省少年乒乓球赛夺得女单冠军,之后又拿下了“全国娃娃杯”的女单冠军。
二
此时,当初一心想让女儿练习篮球的高凤梅,成为了女儿练习乒乓球的忠实拥趸。
为了能够让女儿开阔眼界,成绩能够更上一个台阶,高凤梅先后带着丁宁去到哈尔滨、沈阳等地学习。
并且还自费把丁宁送去参加辽宁省乒乓球苗子集训,于是不满十岁的丁宁就被北京什刹海体校的教练甄九祥看中。
母亲高凤梅也跟着丁宁一起来到了北京,除了照顾丁宁的日常生活之外,高凤梅还要在一些“大事”上替女儿做决定。
比如在什刹海体校训练不久,北京队在选拔队员,抱着试试看的心态高凤梅就替丁宁报了名。
在北京队的考试中,丁宁在场上那种毫不畏惧,一上场就充满 *** 、大喊大叫的冲劲儿令时任北京队主教练的周树森兴奋不已,当场拍板决定留下丁宁。
并且在之后经过教练组的研究,北京队不但将丁宁的全部费用全免,并且还表示在半年后直接给丁宁转正,发工资。
这一天是2000年2月15日,母亲高凤梅和丁宁高兴地抱在一起。
不满10岁的丁宁直接进入北京队,成为乒坛名帅周树森的弟子,当时丁宁的主管教练是著名乒乓球运动员吕林的妻子万芳芳。
万芳芳对于丁宁非常的上心,本身是直拍选手的她,模仿很多对手的打法,比如横板、生胶、削球、长胶等等,就为让丁宁实力能够提升的更快。
而且有一次在场馆中万芳芳还为丁宁蹲下系鞋带,让一些不明内情的小队员还以为他俩是母子。
教练的悉心栽培,同时又加上自己的努力,丁宁在13岁的时候就成功入选国家青年队。
当时丁宁在北京队的队友有张怡宁和郭焱等人,尤其是张怡宁,因为两人都曾经在什刹海体校训练过,而且还都是北京队队员。
所以丁宁一直把张怡宁当成自己的目标,尤其是2004年雅典奥运会张怡宁拿下女单金牌的时候,丁宁就隐隐给自己定下目标,以后一定要取得奥运金牌,而此时她还仅仅只是一个北京队的小队员而已。
三
2005年,15岁的丁宁经过拼杀成功进入国家一队,进入一队的时候她发现跟她差不多大的一个小孩她非常熟悉。
那就是14岁的刘诗雯,两人曾经在10岁的一次比赛中配过双打,因此两人彼此之间非常的熟悉。
不过当时刘诗雯进入一队是因为她在2004年世界青年乒乓球锦标赛上取得了女双、混双、团体冠军,女单亚军的好成绩。
所以在当时的中国乒乓球女一队,丁宁和刘诗雯因为年纪相仿,彼此竞争更大,当然刚开始刘诗雯的排位一直都在丁宁之前。
不过这些东西并不会影响两人之间的“姐妹友谊”。
2007年丁宁在城市运动会上先是战胜世乒赛冠军郭跃,之后又战胜世界冠军,李晓霞取得了女单冠军。
刘诗雯和队友则拿下了这届城市运动会的团体冠军,不过在接下来的全国乒乓球锦标赛上,刘诗雯力克李晓霞拿下全锦赛女单冠军。
当时拿下全锦赛女单冠军的刘诗雯只有16岁,而且因为体型小、速度快,刘诗雯也被大家称为“小邓亚萍”。
这个时候丁宁和刘诗雯虽然存在竞争,但此时的两人还都不是顶尖运动员,竞争还不是那么大。
能够看出来当时两人的关系有多好。
四
2009年18岁的刘诗雯拿下了世界杯女单冠军,是中国乒乓球 历史 上最年轻的女单世界冠军之一。
同时在王楠和张怡宁相继退役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刘诗雯都是世界排名之一的运动员。
于是刘诗雯“国乒新一姐”的称号不胫而走。
在2010年莫斯科世乒赛上,时任中国女乒主教练的施之皓在决赛“弃用”郭跃和李晓霞两位世界冠军,让刘诗雯打一单,丁宁二单,老将郭焱为她俩保驾护航。
但谁知道这一次是世乒赛差点毁了刘诗雯,在决赛中刘诗雯一人输两分,丁宁输一分,郭焱拿下了一分,但无力回天。
中国女乒无缘团体世乒赛九连冠,刘诗雯也是因此失去了很多的比赛机会,而丁宁也开始在这个时候实现对刘诗雯的“弯道超车”。
2011年,鹿特丹世乒赛,21岁的丁宁在决赛中击败队友李晓霞,拿到了自己的之一个世乒赛女单冠军,并且还在同年世界杯比赛上拿到女单冠军。
这一年的世乒赛和世界杯男单冠军则是国乒男队的张继科,两人一个24岁,一个21岁,被很多球迷认为看作是乒坛“CP”。
2012年伦敦奥运会,丁宁和张继科一样,因为上一年的好成绩,都拿下了奥运会单打名额。
并且两人此时都是在获得一个奥运单打冠军,就能成就大满贯,也是最快的大满贯。
但是显然张继科抓住了机会,成为乒坛 历史 最快大满贯,只用了445天就成就了大满贯,而丁宁则是失利了,并且还因为决赛发生的一些事情成为当时网友们的热议话题。
实际上,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女单决赛之前,大部分球迷都不看好李晓霞,因为在之前的2011年世乒赛和世界杯上丁宁都是在决赛中战胜李晓霞获得冠军的。
就像张继科也都是在2011年世乒赛和世界杯决赛中战胜王皓夺冠一样,伦敦奥运会男单决赛大家也更看好张继科。
这场比赛丁宁采用下蹲式发球,在之一局和第二局都被裁判判罚发球违例罚一分,并且第二局丁宁暂停时超时,被裁判认为是拖延时间出示黄牌警告。
第四局的时候又因为发球被判罚一分,这个时候丁宁觉得裁判不公平,于是把球拍放在球桌上,张开双手向裁判提出异议,于是裁判同时掏出黄牌和红牌,丁宁在被罚一分。
这下丁宁彻底心理防线崩溃,最终以1比4输给了李晓霞,无缘女乒队史最快大满贯。
这场比赛结束之后李晓霞和丁宁都是落泪,李晓霞流下的是幸福的泪水,丁宁则是委屈的泪水。
五
不过在团体比赛中丁宁还是收获了一枚奥运金牌,也算是勉强追上了偶像张怡宁的脚步。
不过在伦敦奥运会之后丁宁陷入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低谷,在2013年的世乒赛上,丁宁作为卫冕冠军。
但是她在半决赛上再一次输给李晓霞,李晓霞也最终夺冠,李晓霞也因为这个世乒赛冠军,成就自己的大满贯。
在世乒赛之后丁宁逐渐地找回了自己的状态,在俄罗斯公开赛、卡塔尔公开赛、奥地利公开赛等等国际乒联巡回赛上都是拿到了女单冠军。
2014年亚洲杯和世界杯比赛中,丁宁两度战胜李晓霞拿下冠军,再一次证明自己的实力。
2015年苏州世乒赛上,丁宁最终和队友刘诗雯顺利会师决赛,不过这一场世乒赛女单决赛和2012年伦敦奥运会女单决赛一样,算是丁宁争议更大的两场比赛。
不同的是2012年伦敦奥运会大部分球迷支持丁宁,而2015年苏州世乒赛大部分球迷则是支持刘诗雯,这一场比赛也被看作是刘诗雯和丁宁关系变淡的开始。
这一场女单决赛一开始,刘诗雯先声夺人以11比7拿下之一局,但是之后丁宁展现技术特长,连下三局,大比分3比1领先。
此时刘诗雯一看比分,决定放手一搏,于是采用凶狠搏杀强攻对手,先后拿下第五局和第六局,将大比分扳成3比3。
这个时候刘诗雯因为是逆转领先,所以势气正盛,所以在决胜局刘诗雯先取得了2比0的领先优势。
不过此时丁宁在中远台对拉的时候不慎扭伤脚踝,请求医疗暂停,当刘诗雯回过头看的时候,教练、队医都是纷纷冲进场内,刘诗雯一脸懵。
所以在医疗暂停之后,刘诗雯状态并没有之前好,丁宁则是一鼓作气以11比8拿下决胜局,再一次获得世乒赛女单冠军。
虽然成绩上取胜了,但是很多球迷认为丁宁这个冠军胜之不武,甚至还有一些极端球迷给丁宁取名“丁炸伤”。
六
不过竞技 体育 就是如此,场上随时都有任何情况出现,所以有时候比赛并不仅仅只是实力的比拼。
也是因为这一次的失利,刘诗雯再一次无缘奥运会女单名额,丁宁和李晓霞则是第二次出战奥运女单比赛。
这一次丁宁抓住了机会,在顺利和李晓霞会师决赛之后,成功战胜李晓霞,拿下了奥运会女单冠军。
里约奥运会是国乒的一个转折点,里约奥运会之后,因为网友的发达,国乒则是凭借实力快速在网上走红。
丁宁也成为了很多网友喜欢的球星,不过火了之后,之前很多的事情都会被网友一一扒出来,比如两次有争议的比赛等。
于是喜欢丁宁的人还是一样喜欢丁宁,讨厌丁宁的人则是更加的讨厌,而且国乒的球迷们彼此之间还互相攻击。
彼此对立最多的应该就是丁宁和刘诗雯的球迷、张继科和马龙的球迷。
不过丁宁始终成绩都要比刘诗雯好,直到2019年刘诗雯连续获得世乒赛女单冠军和世界杯女单冠军。
当时大家认为丁宁和刘诗雯都是有机会参加东京奥运会的,而且因为年龄相仿、都是老将,两人经常被放在一起对比。
但是在新冠疫情之后,东京奥运会选择推迟,逐渐的丁宁就很少参加国乒的训练和比赛。
直到2021年4月份左右,丁宁选择去北京大学 体育 部进修,虽然没有正式宣布退役,但其实也已经是退役的状态。
这样她和刘诗雯之间的竞争关系自然也就解除了,不过刘诗雯也因为状态问题,再一次无缘奥运会女单名额。
不知道两人在退役之后,关系还能否回到从前?
李晓霞与丁宁和刘诗雯同期,当时她们三人互有胜负,实力相差无几,到现在只有刘诗雯还在坚持,她的水平已不如当年,实力在陈梦、孙颖莎和王曼昱之下。
李晓霞已经退役几年了,她现在的实力恐怕不会比刘诗雯强,所以她要和陈梦、孙颖莎和王曼昱打比赛恐怕毫无胜算。当年李晓霞打球时用的还是小球,而现在用的是大球,她未必能适应。再说他已经退役多年,状态不可能保持得那么好,因此她不可能战胜当今的顶尖高手。
综上分析,不管李晓霞如何张扬,她都
不可能战胜处于巅峰状态的陈梦、孙颖莎和王曼昱。
脱离国家队后,李晓霞没有高强度的训练,对阵陈梦、王曼昱、孙颖莎均处于劣势。
球员要保持自身的高水平,必须维系在一个高水平训练的体系里。李晓霞现年已经34岁,比陈梦大了6岁,比孙颖莎大了12岁。在这个年龄段, 又没有国家队大运动量的训练,李晓霞是无法战胜国乒新生代的。
1.李晓霞对40+球并不陌生,移动和击球质量下降。 很多球迷认为李晓霞的职业生涯在小球时代,她对40+球不熟悉。实际上并不是这样, 2014年女子世界杯,李晓霞在对阵丁宁时,就已经采用了40+塑料球, 而且为了适应大球,国乒早在一年前也开始在队内试用了。40+大球完全被替换到比赛中2016年。李晓霞当年在女队以力量著称, 队友都称其为女队的“小威廉姆斯”、“李大锤”。 从丁宁、刘诗雯、李晓霞的打法来看,其实就是李晓霞在对阵新生代上还算有一定优势。40+球对球员自身力量要求比较高,由于球队增大增重,旋转减弱, 新生代从之一板接球开始,就可以打出力量十足的强强相持进攻。
对于防守型打法的丁宁,她首先就在40+球时代被淘汰了。 刘诗雯在40+大球时代,又拿到了1个世乒赛单打冠军、1个世界杯冠军。应该说,小枣对于大球的适应还是可以的。但是,随着王曼昱、孙颖莎步入成年,她们的击球力量越来越大,甚至是偏于男子化,这样的暴冲让刘诗雯的近台速度,也逐渐没有了优势。 正所谓一力降十会,仅靠速度来缠斗,单板力量不够重,刘诗雯也被打回了原形。 李晓霞本身就是力量型球员,在同时代球员中她的击球力量是大上一号的。
不过,由于34岁的年龄摆在这里,没有高强度的训练, 脚下的移动迅速和击球质量是明显下滑的。 新生代的打法也有所不同,李晓霞对阵攻守兼备的王曼昱,取胜的难度会更大,王曼昱1米76的身高,护台面积非常大,李晓霞也很难打穿“鳗鱼”。另外,王曼昱的相持能力,力量还强于陈梦, 李晓霞与“鳗鱼”打相持也应该是处于下风。 孙颖莎属于前三板打法,李晓霞如果能摸到莎莎习惯性的进攻线路, “李大锤”的相持能力应该是强于孙颖莎的。
李隼称李晓霞在高水平时期退役,生涯三大赛仅拿一冠,她本可以拿到更多。
李晓霞的退役,让李隼感到很惋惜,当时她的水平并没有下滑到,像丁宁那样被外国选手打出11:0的地步。只是由于伤病且又完成了大满贯,李晓霞争胜的心没有那么强了。
1.三大赛各拿一冠,里约负于丁宁有遗憾。 其实,在丁宁、刘诗雯、李晓霞三人共处的时代,丁宁的打法本身是处于劣势的。然而,在三大赛获得的冠军数量上,反倒是丁宁最多。 李晓霞是世界杯、奥运会、世乒赛各有一个单打冠军入账, 完成大满贯后李晓霞就选择了退役。但是,当时队里并不同意她退役,李晓霞一心归隐,即使队里不为她递交退役申请,她选择了“罢训”。 有长达10个月时间,没有在国家队训练过。 对于专业球员来讲,这么长时间没有训练,基本上技术水平就跟退役差不多。由于伦敦奥运会,丁宁负于了李晓霞,赛后孔令辉称裁判毁了这场比赛。
有球迷反问, 难道说丁宁伦敦夺冠,就不算毁了比赛吗? 已经停止训练长达10个月的李晓霞,又不得不陪丁宁去里约奥运会。里约结束之后,李晓霞在个人 社会 媒体上发声说: “不要把我当傻子,全世界都在欺负我……” 随后,李晓霞删除了这个言论,也引起了球迷对里约奥运会, 李晓霞负于丁宁的一些猜测。 不过,李晓霞自己也说,如果让我多恢复2个月的话,那个女单冠军一定是我的。
李晓霞和马龙的动作,标准、流畅,教科书式的,让人百看不厌,取得的成就也让人肃然起敬。我是他们两的粉丝。
李晓霞退役早了点,成就比王楠、张怡宁稍差了些,但她也是大满贯得主,一代大魔王。
说李晓霞扬言挑战现役的三位顶尖高手,我觉得有两种可能:1可能是开玩笑,都是自己在队时的小妹妹,随口一说。2是误传,既然选择退役,就是放下了,不再去争高低了,怎么可能多年不练了,还要去挑战呢?
精可佳,毫无胜算。当当参谋,做做助教还行,想赢她们,可能为零。
这哪是挑战陈孙王,分明是挑战刘国梁!醉翁之意不酒而在斗气也!
做人那么张扬干什么?今天的你并不是昨天的你。过去的球王并不是今天的球王,低调点好!
我觉得基本没有胜算。精神不等于实力。当年可以,现在退役多年了,技术也已经有了新的发展,刘诗雯就是例子,余威尚在,只能顶一顶,言胜难了。
对王曼,陈梦,胜率很低,几乎剩不了,对孙颖莎,五五开吧!
什么时侯的事?说着玩可以,但大赛上不给提供机会。训炼打打可以的。
先跟我的经纪人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