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一定不是点球,诺伊尔是冲球去,单拳把球击出,发生身体碰撞属正常范围,并没有不当获利,毕竟伊瓜因脑袋正冲小新跳起后的小腹附近。(想想不提膝的后果吧。。)所以,个人观点,这个球肯定不是点球,但也不应该判罚伊瓜因犯规,这样太过严厉。
世界杯决赛下半场在12月18日星期天的23点开始。
如果双方在常规时间战平,比赛将加入30分钟的加时赛(上下半场各15分钟),如果双方在加时赛后仍处于平局的状态,将进行点球大战。
世界杯决赛已举办过二十一届,其中14次在90分钟内决出胜负,5次在加时赛决出胜负,2次被拖入点球大战,巴西队是世界杯历史上夺冠次数最多的球队,曾先后5次夺冠,意大利队,德国队4次夺冠。
阿根廷队3次夺冠,乌拉圭队,法国队2次夺冠,英格兰队,西班牙队各获得1次冠军,德国队是进入世界杯决赛次数最多的球队,荷兰队曾3次打入世界杯决赛,但均屈居亚军,巴西队和德国队都连续打进过三届世界杯决赛场。
世界杯的赛事赛制:
世界杯赛程分为预选赛阶段和决赛阶段两个阶段世界杯预选赛阶段分为六大赛区进行,分别是欧洲,南美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和大洋洲赛区,每个赛区需要按照本赛区的实际情况制订预选赛规则。
而各个已报名参加世界杯的国际足联会员国代表队,则需要在所在赛区进行预选赛,争夺进入世界杯决赛阶段的名额。
世界杯决赛阶段的名额是32个,决赛阶段主办国可以直接获得决赛阶段名额,除主办国外,其他名额由国际足联根据各个预选赛赛区的足球水平进行分配,不同的预选赛赛区会有不同数量的决赛阶段名额。
从1938年第三届世界杯开始,规定卫冕冠军和东道主可以直接晋级,但是2002年因为卫冕冠军法国在韩日世界杯表现太差,所以国际足联规定,从2006年世界杯预选赛起,卫冕冠军需要参加其所属区域内的世界杯预选赛。
从而只有东道主可以入围决赛圈的比赛,南非世界杯东道主未能从小组出线,但是国际足联并未取消东道主直接晋级的资格。
2014世界杯加时赛采用银球规则!加时时间为30分钟,分上半场15分钟,伤停补时2分钟左右!下半场15分钟,伤停补时2分钟左右!要是加时赛双方比分仍然打平,那就进入无情的点球大赛了!
2014世界杯八强后还有8场比赛。根据世界杯淘汰赛规则,还要进行4场4强赛,2场半决赛和2场决赛。一共八场,决出总冠军,捧起大力神杯。
一、1/4决赛
胜者1对阵胜者3=胜者A
胜者2对阵胜者4=胜者B
胜者5对阵胜者7=胜者C
胜者6对阵胜者8=胜者D
1/4决赛的4个获胜队进入“4强”。
二、半决赛
胜者A对阵胜者C
胜者B对阵胜者D
三、决赛
半决赛获胜两队进入决赛,失利的两队争夺三名。
世界杯一共进行64场,其中分小组赛48场,1/8决赛8场,1/4决赛4场,半决赛两场,决三、四名比赛一场,冠亚军决赛一场。
1. 是场好比赛,就像两位智商极高、身手极好的警探和大盗斗法,每一步都能判断到对方的方向,并有能力及时应对和化解。
2. 虽然是0比0,但不是防守大战,双方都是想在常规时间结束战斗的,说阿根廷想拖到点球什么的,对于加时赛创造出两次绝杀机会的阿根廷不公平。
3. 上半场阿根廷压的更靠上,荷兰整体队形更好,双方都是在稳住中后场的前提下,通过两边进行推进,中路都是坚决压迫对方后腰,断球后往死里打反击。
阿根廷上半场右路打的成功其实只用了一招,萨巴莱塔和拉维奇以及梅西交叉后的反套,荷兰队因迪对这个套路应对的很不好,经常形成两个人去夹梅西或拉维奇顾此失彼的情形,45分钟得到黄牌后下半场被换下。
4. 下半场范加尔的调整是大师级的,库伊特到左边后,荷兰左路从劣势变为优势,前利物浦中锋的奔跑、经验、选位和强壮的身体都让拉维奇和萨巴莱塔很难受,范加尔在这种实力极为接近的巅峰对决中这种果断调整有点类似于五子棋的“逢二必堵”。
调整之后,阿根廷的右路再也打不透了,左边罗霍助攻开始频繁,效果仍然不好,中路由于身体不占优势,背身拿球能力基本为0,所以很难与荷兰抗衡,从50到80分钟,荷兰基本是左倾找库伊特,阿根廷则是靠梅西偶尔的突进分球创造机会,但伊瓜因和拉维奇在荷兰高大后卫群里得到的空间太少了,只要是背身基本都直接被断掉,正面也没有深度传球的空当。
荷兰这边,克拉西换下德容以后,中场中路优势依然明显,斯内德、维纳尔杜牧和克拉西三人经常让马斯切拉诺找不到出球点,感觉阿根廷被荷兰反复冲击最后输球只是时间问题,但范佩西本场感觉跑位感觉不好,接应和强点都没有到正常水平,罗本从75分钟之后左路一对一明显增多,阿根廷除了马斯切拉诺没有人能和他抗衡,特别是德米凯利斯快被玩坏了,他在比赛即将结束的时候通过和斯内德的一次小撞墙得到了绝杀的机会,最后时刻马斯切拉诺用半个脚掌挽救了阿根廷。
另外值得一说的是萨维利亚的调整,换上帕拉西奥和阿奎罗差点就断送了阿根廷,两个人都拿不住球,KUN自始至终都没有跟上比赛节奏,前锋的身体灵敏度比后卫还低,没法混了。
5. 加时赛比90分钟更沉闷,这也是为什么赛后记者不断提问斯内德和梅西“你们是否有意拖到点球”的原因,荷兰换上亨特拉尔的牵 *** 用明显,但之后基本就没有过传中,罗本内切王的毛病又犯了,再加上阿根廷还有爆种的马斯切拉诺,虽然场面上是荷兰更有活力,进攻更多,但阿根廷的后防明显给人安心的感觉,淘汰赛0失球不是偶然。
在荷兰后场,西莱森又耍了一次KUN神,梅西除了拿球的时候基本不跑了,但还是在最后的时刻1V3给马克西创造了一次绝杀的机会(帕拉西奥那个准备了两秒还没顶上力量的头球就不说了)。
6. 点球。荷兰队一个个脸上都是“上一场我们打破了宿命这场也没问题上一场我们打破了宿命这场也没问题上一场我们打破了宿命这场也没问题吧。。”的表情,估计是荷兰队愿意罚点球的人实在不多,居然之一个派上弗拉尔,中后卫罚点球的一个弊端就是动作大,容易判断,弗拉尔选择的还是推射而不是力量决胜,悲剧都是难免。西莱森在每次扑救之前都试图给对方施加压力,但他随后扑救蹬地都不够坚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