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尔洛2014世界杯进球,皮尔洛实力有多强,和贝克汉姆比?

2023-03-22 13:38:27 最新体育 zengha

皮尔洛在世界杯上进过球吗?

进过2个球

第一个是2002年韩日世界杯小组赛第三场对墨西哥打进一个头球 那场比分1比1意大利平墨西哥 双方携手出线

第二个是2006年德国世界杯半决赛东道主德国对意大利 90分钟双方0比0 加时赛下半场皮尔洛助攻格罗索一球 然后吉拉迪诺助攻皮耶罗1球

帮助意大利2比0淘汰德国进入决赛

这是皮耶罗世界杯上唯独的2球

皮尔洛实力有多强,和贝克汉姆比?

【长弓开满月,一箭穿皮吹】贝克汉姆是如何全方位碾压皮尔洛的

贝克汉姆和皮尔洛的对比,是非常有趣的,是主流足坛非常少见的,其中一人的能力完全覆盖另一人,将其彻底压制得情况。

无论是场内竞技实力,还是场外专业评奖,商业价值,名气影响力,贝克汉姆是是全方位碾压皮尔洛,超越数个档次,可以说两人完全没有可比性。

由于国内球迷圈对足球发源地的仇恨(其实不限于足球领域),广大球盲长期以来颠倒黑白,强行吹捧皮尔洛为所谓的大师,而将贝克汉姆说成一个优缺点并存的球员,然而这并不是事实。

在足球运动员的所有素质上,贝克汉姆全部强于皮尔洛,真的,是全部。

因为皮尔洛的优点,贝克汉姆比他更强。皮尔洛的缺点,贝克汉姆一概没有。如果参照物是皮尔洛的话。

球盲们所吹嘘的“所谓皮尔洛的优点”,其实都是贝克汉姆的优点。所谓的“贝克汉姆的缺点”,其实都是皮尔洛的缺点。

———————————————————————————

生涯履历,无解完胜

———————————————————————————

贝克汉姆:

职业生涯出场834,进球146,最高单赛季43场16球(2001-2002赛季)

英超助攻王3-4次(根据不同机构统计,PSS统计4次,ACTIME统计3次,OPTA统计3次),欧冠助攻王一次(1998-1999赛季,11场2进球7助攻)。

英超历史禁区外远射总进球第三、历史任意球破门数第一人。

世界杯和欧锦赛决赛圈,20场3进球9助攻(最严标准9次,最宽标准12次),世界杯历史。

尾声的美国大联盟生涯:效力洛杉矶银河,出场118,进球20。

皮尔洛:

职业生涯出场872,进球86,最高单赛季42场9球(2002-2003赛季),意甲助攻王1次(2011-2012赛季)

世界杯和欧锦赛决赛圈,22场3进球5助攻(最严标准和最宽标准都只能放到5次)。

尾声的美国大联盟生涯:效力纽约城,出场62,进球1。

强弱虽然一目了然,但是光看这些,还远远不足以体现贝克汉姆对皮尔洛的优势有多大。下面还有令皮吹更加痛苦的。

所谓的传球组织?不好意思,贝克汉姆完胜皮尔洛,尽管这只是他完胜皮尔洛的无数方面中相对次要的一方面。

———————————————————————————

长短传球,区分为何

———————————————————————————

说说所谓的“长传”和“短传”。

许多所谓的“球迷”,对“长传”具有严重的误解,在它们眼里,“长传”是一个独立的单项,甚至是不如“短传”的一个单项,是像学校考试的语文、数学、英语等等等一样平行排列的单项之一,这显然是错的。当还有有无数智障喜欢吹“短传”、贬“长传”,吹嘘他们的“拉丁派大师”。

在国内很多“球迷”的习惯里,“长传”和“短传”都用来指代“空中传球”和“地面传球”了,这是群体习惯性的错误。

“长传”和“短传”的本意并不分空中地面,只是按传递距离不同,“长短”是渐变的,没有绝对的界限。其它要素相当的情况下,一次传球的难度肯定随着传送距离的延长而增大,这是宇宙定律,不证自明。

在传送距离相同的情况下,空中传球和地面传球各有难处,需要看具体情况,空中传球的精度要求是三维的,基础难度更高,但可以利用高度直接跨越对手,在空间较大时可以略微降低一些精度要求。而地面传球只需二维方向的精度要求,但是对方球员也容易用脚拦截,所以有时候需要把握更小的空间穿越,传接双方结合传跑,准备时间会更短。

当然实际要比这复杂不少,球的旋转、气候、场地、擦碰、地面反弹的各种情况,这里不展开了。

但论距离,没什么好说的。

有些“球迷”诽谤某个球员(通常是英国人)善于“长传”而不善于“短传”?

哈哈蛤,连“短传”都能不行的人,能踢职业足球吗?一个短传都能明显偏的人,球飞出更远要偏多少啊?

———————————————————————————

长传高手,真实意义

———————————————————————————

对一个长传高手的正确理解是:同样的传送距离,传送成功率更高。同样的传送成功率,有效传递距离更远。尤其是尝试直接创造威胁的传球。

足球是一项本质为足球突破阻力执行空间推进的运动,而贝克汉姆的优势技术是非常符合这种本质的,会自然地占据球运行的主导权,哪怕其它中场队友实力不弱于他,说句稍微夸张点的修真风格的话,贝克汉姆掌握球场上的空间法则,是天生的核心。

很多人其实不明白贝克汉姆强在哪里,贝克汉姆被很多人称为“一招鲜”,其中既有突出强项的褒义,也有低估整体的贬义。其实足球场上从无真正的一招鲜,一个足球运动员的各种素质都是综合产生作用的,一个优点未必能单独起巨大作用,但一个缺点却可能拖累整体。

贝克汉姆的长距离脚法,自然属于最顶尖行列,但本身无需神化到不现实的地步。单论静态、低速下的脚法,世界上有不少人可以和贝克汉姆一较高下,任何顶尖高手其实都并无法证明绝对第一,贝克汉姆在生涯巅峰期,也不乏索拉诺、罗伯特这样可以与他一拼脚法的劲敌。

而贝克汉姆之所以在定位球和运动战都能将长距离脚法很好地发挥出来,正是因为他全面无短板,不容易被限制。光凭他强大的攻防跑位覆盖,中场球员里比较优秀的前插突击能力,良好的盘带突破、争球拼抢、拦截铲断能力,综合起来已经是非常强大的球员了,何况有世界最顶尖的优势技术,这就是传奇巨星。

———————————————————————————

贝克导弹,长程杀器

———————————————————————————

贝克汉姆的长距离传射斩获无数,享誉全球,对手当然要试图限制贝克汉姆,实际上很难做到。

贝克汉姆不仅有“长射程”,也有"广射角",他杰出的空间感天赋,在视觉中能精确判断到目的地的距离,并进一步判断分解为纵向和横向的距离比例,对弹道和弧度的掌握出神入化,能适应大范围变化的球门朝向角度,在非常偏远的角度也能传出威胁球。而且他还是“无短板”的球员,在中场争顶高球、持续拼抢缠斗,一对一突破/拦截,无球跑动,带球推进,样样不虚,对手派去顶防的人多半什么都占不到便宜,又怎么有效限制呢?

贝克汉姆发动威胁球时自身能处在的位置范围如此大,令对手很难限制,除非大幅度外扩防区并提高侵略性,像在中路对付带球前腰一样往边路顶防出去对付贝克汉姆,这对封堵贝克汉姆的传球会有一定的效果,但这也意味着后场防守密度的稀释,一旦还是被贝克汉姆传出威胁球或者转移给空位的队友来传,中间的破绽会显得更大,这本身是存在矛盾的,所以注定效果不会太好。

总而言之,贝克汉姆是很难被限制的。

———————————————————————————

低配丐版,威力大降

———————————————————————————

贝克汉姆兼备了身高、速度、体能、对抗,拥有和自身长距离传射能力所匹配的、同样极其强大的接球能力,能稳定接好各种高度、速度、朝向的传球,比大多数球员用更短的调整时间完成,这些保证他在积极跑动找到空位后,利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完成进一步的处理。

而皮尔洛除了长距离传射顶级外,低压力下的控球尚可,其它基本是主流足坛中下甚至下等的堪忧水平。

皮尔洛以前腰甚至影锋的位置出道,青年队一度获得较大成功,但到了职业足坛,较弱的身体素质、迟钝的神经反应、狭窄的视野观察,导致他无法适应前场高强度的压力,无法在运动战中充分发挥优势。大加上他在战术选择性上的缺陷,最后皮尔洛有这比大多数攻击中场更好的脚法,却只能在位置后撤求生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前腰淘汰品。

皮尔洛也具有“长射程”和“广射角”,理论上去限制皮尔洛,也会遇到限制贝克汉姆类似的情况,但由于皮尔洛比起贝克汉姆,已经全面低配化,更在高压力处理球上存在“短板”,尤其是形成一对一突破/拦截的情况下,皮尔洛几乎没有能力拦截任何人的突破,而他自己很难突破别人。所以,限制皮尔洛要容易得多,通常对方前锋或者前腰只要稍微兼顾一下逼抢皮尔洛,就可以大幅度降低皮尔洛的长距离传射的威胁。

———————————————————————————

强弱界定,全看参照

———————————————————————————

说贝克汉姆全面无弱点,不等于全部顶级,关键还是要看参照物。

其实从二十年前,贝克汉姆还在曼彻斯特联效力时,国内就有无数球盲试图给贝克汉姆贴“身体素质差、速度慢、盘带不行、左脚不行、头球不行”等诸多弱项标签。

这些贝克汉姆肯定不是顶尖,但算不算弱项,这个问题需要看参照物,和那些超速快马、盘带狂魔、左脚名将、高空霸王比,贝克汉姆这些确实是“弱项”。

但是和主流足坛的平均水平比,贝克汉姆还是要稳在其上,如果和那些挑刺的球盲们吹捧的所谓大师比,比如夏维、皮尔洛之流比,贝克汉姆的身体素质简直是C罗贝尔。

某些一边给贝克汉姆的找所谓“弱项”挑刺的球员,为啥对皮尔洛类似方面要弱得多而选择性失明呢?

足球比赛中更重要的进球助攻比不过,就开口闭口什么“组织”,且不说在足球运动中有多大份量,就算是“组织”,皮尔洛相关素质样样不如贝克汉姆,组织怎么可能好于“贝克汉姆”呢?

————————————————————————

弓手做比,高下立判

————————————————————————

贝克汉姆不仅优势技术极端突出,其它也全面无短板,保证了他在场上不易被对手限制。而皮尔洛由于害怕对抗、反应迟钝、无法适应靠前位置的高压力,在空间和时间的紧迫下发挥打折巨大。

如果用长弓手来比喻,贝克汉姆和皮尔洛都是能百步穿杨的神箭手。

但是“贝克汉姆”身高体壮,耐力充沛,身经百战,性格刚毅,能长时间背负大量备箭行军,现场有迅速制作临时箭的能力。长弓除了射击,还会灵活运用在挡格和绞杀,骑乘射箭,利刃格斗,野外生存,潜伏探查,无一不精。

“皮尔洛”却是一个长弓除了射箭不会他用,不会制作箭、不会骑马、不会格斗,这样的弓手只能随大部队作战,缺乏独当一面的能力,而且一旦近身就要完蛋。

实战中,谁的战斗力更强,不言自明。

————————————————————————

前腰后置,纯属谎言

————————————————————————

戳穿一个所谓的“前腰后置”的谎言。

“前腰后置”从头到尾就是中国球迷的意淫产物,前腰不过是中国人的感性改造的词(比喻成“腰”),所以不存在什么“前”腰“后”置。

所谓“前腰”实际就是攻击型前卫(Attack/OffenseMedfielder),后腰就是防守型前卫(DefenseMedfielder)。既然“前腰”和“后腰”本身就是中文修饰后的产物,自然不存在什么“前”腰“后”置的说法。

如果攻击型前卫后置?那还是攻击型吧,那进球和助攻呢?皮尔洛拿得出手么?

皮尔洛的生涯的位置变迁很简单,本身有较好的传射脚法,以攻击型前卫出道,但由于对抗和速度皆弱,神经反应慢,高强度下控球技术差,所以无法在需要面临高强度拼抢的前场生存,所以在攻击型前卫的位置上被淘汰,回撤到拼抢强度较低的中后场来参与一些间接的传接球工作,成为一个配角的存在,无球跑动较多,更频繁的参与一些传接,对本队的整体传接控球做出一定的贡献,仅此而已。

他在低压力下的出球脚法十分准确,能比一般球员传得更远更准,但对传威胁球机会的敏锐程度远远不如真正的世界级中场,在中低压力下的远射有一定水平。

攻击端的平庸无须赘言,在防守端,他有不错的站位和预判,有一定的拦截能力,但单兵防守上极弱,是一个对方很容易突破的点。

皮尔洛真正高人一等的长处在于定位球,后期可以列入顶级定位球专家的行列,除此之外,他的运动战技术能力极为平庸,在攻击型前卫和防守型前卫上都不出色,只能编造出所谓组织型前卫来吹。

顺便说下,02-03赛季米兰的所谓“四个10号”也是个笑话,且不说这四个人没有一个是真正的10号位(前锋)的球员,该赛季“四个10号”总共才打进24球,不过是巅峰兰帕德或杰拉德一人单赛季的产量而已。

———————————————————————————

不担责任,遑论核心

———————————————————————————

作为一个非防守型中场球员,在攻击端巅峰单赛季9球,而且只是仅此一次,其余大多数赛季都在5球以下的水平,这就是皮尔洛技术能力的定位基准,没有什么可辩的,而助攻虽然不错,但他绝对难入一流助攻手行列。

看一个球员是否是所在球队里的地位和作用,除了直接的场上表现外,从大众的评价方面,球队失利时的被归咎的程度是一个直观的反映。比如皇马失利时,往往对C罗嘲讽如潮,巴萨失利时,往往梅西广受批评。

有许多所谓的曼联球迷经常诽谤鲁尼不堪,但即使在曼联某场失利的比赛中,鲁尼并无重大失误,甚至有进球助攻个人表现不错时,对其的无理批评依然不会断,这说明了在那些鲁尼的批评者的潜意识里,已经承认了鲁尼之于曼联的核心级地位和决定性作用。

而皮尔洛的情况不同,不管多少人平时疯狂吹捧他的能力,给他戴上各种诸如“大师”、“大脑”之类的高帽,而事实就是一个在球队大比分失利时,甚至是场面失控组织混乱时(这里都不用提皮尔洛个人是否有进球助攻了,因为无作为是他的常态),都很少被归咎于他,无疑说明了大多数人无论潜意识中都承认了,其实他远非顶级球星,并不决定球队的胜负。

即便在团队获得世界杯冠军的2006年,有这样最大的加成因素,皮尔洛在金球奖评选也仅列第九,远不如本队的后卫和门将,可见一斑。

那个所谓的“改变足球十九人”只是欧足联杂志的一篇文章,跟天下足球、足球俱乐部等杂志某期的十大XXX之类并无实质性区别,并不是一个专门的评选奖项。

———————————————————————————

无理尬吹,颠倒黑白

———————————————————————————

当然皮尔洛吹是没有下限的,典型的就是2012年欧锦赛和2014年世界杯的两场英意之战,因为对手是中国球迷最痛恨的英格兰队,而意大利分别取得0-0平局后点球晋级和2-1获胜的有利结果,所以广为中国球迷,疯狂尬吹表现平庸的皮尔洛。

皮尔洛只传出过极其有限的好球,并且除了一个任意球中框外,对英格兰几乎没有直接威胁,相反他在防守端的被突破,离谱的传球送礼失误,面对争夺高球的完全投降,对意大利是弊大于利,却被无耻尬吹,专贴揭露。

———————————————————————————

同队对比,原形毕露

———————————————————————————

贝克汉姆09年初和10年初两次租借去米兰,感觉只做了一件事情,就是一个前银球先生的级别向皮尔洛示范,怎么样踢中场。

两人在几乎相同的位置(中前卫、后腰)上,非常明显的,贝克汉姆每次处理球比皮尔洛合理得多,贝克汉姆是真正的眼观六路,出球及时而合理,而皮尔洛的出球相对于自己瞬时控球时的头部朝向来说,观察队友跑位的视野是极其狭窄的。

这是我看球以来第一次发觉,同队两个中前卫队友之间的常规传接球水平有这么大的差距。

在我早期看过的曼联、切尔西、利物浦,也偶尔看一些皇马等球队的比赛,尽管那些中前卫搭档们特点不同,攻防倾向不同,进球助攻产量悬殊,但从没见过同队两个中前卫队友之间,传接球从没看到过在米兰时贝克汉姆和皮尔洛那么大的差距。

贝克汉姆和皮尔洛,在静态、低压力下脚法水平是非常接近的,但因为各种其它素质的全方位的差距,包括所谓的视野和大局观,在运动战表现就是两个级别的球员。

先附图一张,直接的干货。这是贝克汉姆09年初租借米兰期间的队内中场对比。

在这五人中,皮尔洛的进攻组织能力是最弱的一个,而且是明显低于另四人。

虽然这是一个很小的统计样本,但即便放大到整个赛季甚至整个生涯,其对比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当时专门为贝克汉姆去看了一些米兰的完整比赛。由于年龄的关系,贝克汉姆的表现略低于皇马时代,更不如其巅峰期的曼联时代,但依然是一名优秀的中场球员,印象非常深的就是贝克汉姆跟皮尔洛两个类似位置的人的场上比较,跑动和硬度,传接球选择的合理性,对传威胁球的敏锐程度,贝克汉姆全方面的优胜,皮尔洛的强项他更强,皮尔洛的弱点他没有。

这也揭示了,为什么一个曾是欧足联赛季最佳球员兼最佳中场、欧洲金球奖和FIFA年度最佳的双料亚军。而另一个人即便在球队拿到世界杯的年份也只能名列金球第九,因为两者的技术能力和场上作用差距都有级别上的差距。

当然,不懂球的人,是看不出这种差距的,它们无法分辨一个球员的组织调度能力的优劣,只会被大量在低压力区域发出、且并不向对方球门方向形成有效推进的廉价传球所迷惑。

———————————————————————————

场外评选,天渊之差

———————————————————————————

所谓的球员个人荣誉,这里列出的都是世界范围的年度级评选,而非某一届赛事或者比赛。

这种属于人为评选,有很大的主观性,并不是场内竞技的硬指标,不过可以作为一种次要的参考。或者说可以看一下在足球圈内的名气和地位的参考。

贝克汉姆

1975年出生

欧洲金球奖第二名(1999)

FIFA年度最佳球员第二名(1999,2001)

UEFA赛季最佳球员兼最佳中场(1998-1999)

UEFA年度最佳阵容 2次

欧洲体育媒体评选赛季最佳阵容 1次

皮尔洛

1979年出生

FIFA年度最佳阵容 1次

欧足联年度最佳阵容 1次

欧洲体育媒体评选赛季最佳阵容 1次

从未进入金球奖和FIFA年度最佳的前四名,从未获得过UEFA赛季最佳单项奖。

———————————————————————————————

详细得分,云泥之别

———————————————————————————————

FIFA年度最佳阵容从2005年开始评选。UEFA年度最佳阵容从2001年开始评选。

贝克汉姆在场内竞技能力的高峰期是1997-2003赛季,而场外评奖的高峰期是1999年和2001年,可以看到,FIFA和UEFA的年度最佳阵容评选已经把最高峰,不然多进入最佳阵容3-4次是轻而易举的。

用这个最佳阵容评选,已经是对贝克汉姆很不公平,让皮尔洛占尽便宜了。

当然,其实不需要比较这些,贝克汉姆在个人单项奖的评选中已经毫无悬念地碾压了皮尔洛。

金球奖的得分规则是,在候选球员大名单里,每个评委可以依次选五人,得分为5、4、3、2、1,最后以总分为数据。2006年金球奖及以前,金球奖的评委是52名左右。而2007年开始解除了只能评选欧洲俱乐部效力球员的限制(当然实际并无什么影响),而金球奖评委的数量几乎翻倍,达到了96人。

1999年贝克汉姆金球奖排第二名,得分为154分,第一名里瓦尔多为218分。

2001年贝克汉姆金球奖排第四名,得分为102分,第一名欧文为176分。

这都是金球奖历史上作为第二名和第四名里,距离第一名相当接近的情况。

其中1999年这次属于FIFA历史上正常的第一名和第二名得分差距,而2001年这次则是有史以来最小的差距。

如果说以金球奖和FIFA最佳双料得主的为一档的话,贝克汉姆的场外评奖也足够进入至少准一档的行列。

反观皮尔洛

在2006年金球奖排名第九名,得分17分,第一名卡纳瓦罗173分。

在2007年金球奖排名第五名,得分41分(相当于以前的22.21分),第一名卡卡是444分(相当于以前的240.52分)

都不到第一名的十分之一,换算过来,皮尔洛其最高单次等效得分22.21分,不到贝克汉姆的最高的154分的七分之一。

而FIFA年度最佳球员没有进入过前五名,皮尔洛个人的得分没有查到,欢迎来补充,不过肯定是被贝克汉姆碾压的结局。

可以看到,皮尔洛并无年度级的个人单项奖,只有进入最佳阵容,很显然,最多三档甚至四档的球员。

——————————————————————————————————————————————————

商业价值,足坛影响

——————————————————————————————————————————————————

贝克汉姆在职业生涯中,长期都是足球运动员中的商业价值第一人,当然也是收入的第一人。不仅本身是足球界的顶级薪水,场外收入更是远超过直接的俱乐部薪水。

贝克汉姆在2003年从曼彻斯特联转会皇家马德里的2500万英镑(当时超过4000万美元)转会费,并不算高,但也达到当时齐丹转会的6450万美元的大部分。而2003-2007在皇家马德里的年薪600万欧元是当时的顶级薪水。加盟美国的洛杉矶银河的年薪比较复杂,年薪为300万美元,但拿回了自己的完整肖像权,重新整合了商业代言,每年的综合年薪达到5000万美元。生涯最后效力巴黎圣日耳曼的半年薪380万英镑全部捐给某儿童慈善机构。

在2013年夏季退役后,由于合理的商业运作,收入竟然不减反增,依然处于体育界人士的最前列,2014年和2015年,贝克汉姆年收入分别为7500万和6500万美元,在全世界体育界人士中仅次于乔丹。2016年开始,在足球界里收入才被梅西和C罗超越。

尽管之后十几年足球世界的转会费和薪水疯狂地通货膨胀,最高记录几乎到了十倍,皮尔洛直到2017年退役,职业生涯的三次转会,都没有产生任何转会费,从因特到米兰第一次是双方各两名的免费交换。从米兰到尤文图斯,从尤文图斯到纽约城,都是自由转会。皮尔洛在米兰后期的年薪为600万欧元,但是因为表现不佳,如想续约,米兰要求降薪为200万欧元,所以转会去了尤文图斯,年薪为400万欧元(2011-2014赛季),生涯最后在纽约城的年薪为231.5万美元。

贝克汉姆从1997年签约阿迪达斯开始,很快成为其前首席代言人、并在后来成为了终生代言人。

作为FIFA官方唯一足球装备赞助商,阿迪达斯公司,1997年-2009年的足球类首席代言人,2004年贝克汉姆成为阿迪达斯历史上第一个有专属子品牌的足球运动员(2009年梅西成为了第二个),这个影响力是皮尔洛仅仅作为耐克普通代言人之一无法相比的。

——————————————————————————————————————————————————

影响国策,改变税率

——————————————————————————————————————————————————

贝克汉姆,一人加盟影响一个国家的税法,改变两国的足坛工资制度。

2003年夏季转会皇家马德里,整个西班牙国家都推出了“贝克汉姆法案”,涉及到西班牙全国年薪60万欧元以上的外籍人士的税率都降低了几乎一半,从43%降到24%,由于该法案对西班牙本土人士不公平遭到的非议,2011年开始废除(但之前已经签订的合约的税率不变,所以实际继续影响数年),由于贝克汉姆一人的加盟,直接影响了西班牙整个国家超过十年的国策(不限于足球领域),后来的C罗在皇家马德里效力后期就是试图利用“贝克汉姆法案”的空档逃税,被西班牙税务局追查形成官司,并连带与皇家马德里产生矛盾而出走。

2007年夏季加盟美国洛杉矶银河,让美国大联盟修改了球员限薪令制度,从此允许每队拥有三个超薪的球员名额,被称为“贝克汉姆条例”,这直接提高了美国大联盟引进欧洲著名球星的吸引力。直到贝克汉姆2012年底,合约期满离开的五年半间,美国足球大联盟的球队从12支增加到了19支,上座率和商业价值都大幅提高,贝克汉姆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当然竞技本身,也取得了成功,在效力洛杉矶银河的最后两年,都帮助球队获得了总冠军。

贝克汉姆还是美国和中国这两个世界上两个综合国力最强、影响力最大的国家的足球联赛的代言人。

对整个世界的影响力,贝克汉姆和皮尔洛,简直是山峰和山丘的区别。“皮尔洛”能和“贝克汉姆”出现在一个帖子里,其实已经对皮尔洛的一种褒奖了,皮吹还想怎么样了呢?

2014世界杯英格兰vs意大利比赛结果

比分是意大利2比1英格兰 意大利 第一球 皮尔洛漏球给马尔基西奥 马尔基西奥远射得分 第二球 巴尔扎利主攻 巴洛特利头球攻门 英格兰 斯图里奇进的

皮尔洛运动经历

俱乐部生涯

安德烈亚·皮尔洛

安德烈亚·皮尔洛

布雷西亚

皮尔洛的职业生涯开始于家乡球队布雷西亚队。1995年5月21日布雷西亚队在联赛中对阵雷吉纳,16岁的皮尔洛上演了自己在意甲中处子秀,之后布雷西亚却掉入乙级。

1996-1997赛季,18岁的皮尔洛帮助球队以冠军身份重返甲级,可惜1997-1998赛季的布雷西亚又以一分差距降级。

国际米兰

几个赛季在布雷西亚的出色表现吸引了众多豪门球队的注意,1998年,当时国际米兰队主帅卢切斯库以600万美元的身价将他带到了米兰城。主教练西蒙尼对皮尔洛十分欣赏,首个赛季他得到不少锻炼机会,但他为国米出场18次都没有进球,使这成为他为国米效力的唯一一个赛季。国际米兰不稳定的环境等不及皮尔洛成熟,在一批批大牌前锋冲击下,皮尔洛踏上租借之路,先后租借于雷吉纳和布雷西亚。而雷吉纳和布雷西亚的漂泊历程并没有埋没皮尔洛,反而增强了他对不同环境的适应能力。

AC米兰

皮尔洛在尤文。

皮尔洛在尤文。

2001年夏天,安德烈亚·皮尔洛透过两支米兰市俱乐部的球员交换中,正式转会到AC米兰。可是,AC米兰阵中同样有很多攻击球员,皮尔洛的发挥空间很有限,更令外界一度认为他并不适合AC米兰。但皮尔洛没有放弃,更成功转型,改任后腰,与加图索组成AC米兰的中场中路,这个排阵仿佛是为他量身订做,加图索的防守能力弥补了他身体素质较弱的缺点,他只需要集中为球队策动攻势,是AC米兰的中场指挥官。此外,皮尔洛擅长处理罚球,因此亦是球队中的任意球主罚者。

皮尔洛的命运在转会完成的一刻彻底改变,在红黑军团皮尔洛一步一步的迈向成为世界顶级巨星的殿堂。2002年世界杯之后里瓦尔多加盟米兰,红黑军团在前腰位置上人员过多:鲁伊-科斯塔、里瓦尔多、西多夫,皮尔洛成了这个位置的第四人选。安切洛蒂此时的一个决定改变了皮尔洛的命运。

2002-03赛季皮尔洛出现在球队后腰位置上,安帅经典的“四个10号”同时出场的阵型正是以皮尔洛为中心,他与加图索组成的双后腰一攻一防相得益彰,皮尔洛也在这个赛季获得了“中场节拍器”的绰号。这个赛季皮尔洛平均每场比赛传球90次,是所有意甲球员中最多的。2002-03 年的赛季,皮尔洛带领AC米兰赢得欧洲冠军联赛以及意大利杯,翌年亦助球队赢得意甲联赛冠军。自此他成为俱乐部的中场核心,他与加图索更被认为是世界最佳的中场组合。

安德烈亚·皮尔洛

安德烈亚·皮尔洛

2006年,AC米兰因牵涉入意甲丑闻中而被扣分,皮尔洛曾被西班牙豪门皇家马德里招揽,但后来遭到皮尔洛拒绝。虽然这个赛季AC米兰只能取得意甲第四名,但却成功夺得欧冠杯冠军,皮尔洛在决赛中主射罚球,造就队友F.因扎吉先开纪录。

2009年,离开AC米兰远赴英超切尔西执教的安切洛蒂想把皮尔洛一起带到斯坦福桥,不过1200万美元+克罗迪奥·皮萨罗的报价被米兰官方回绝,主席贝鲁斯科尼表示皮尔洛是球队的非卖品,他希望皮尔洛能在米兰结束自己的职业生涯。

自从2001年加盟AC米兰以来,皮尔洛身披红黑战袍10个赛季。皮尔洛在AC米兰效力近10个赛季,为球队赢得两次意甲联赛冠军、一次意大利杯冠军、一次意大利超级杯冠军、两次欧冠联赛冠军、两次欧洲超级杯冠军和一次世界俱乐部冠军。当决定褪下这件战袍时,不擅表达感情的皮尔洛两次落泪。

2011年5月20日上午,米兰内洛,皮尔洛哭着和队友道别。其实,如果没有皮尔洛道别,这原本应该是个喜庆的日子。19日,皮尔洛刚刚度过了他32岁生日,队友原本应该在训练中给他送上祝福。AC米兰提前捧起意甲冠军奖杯,大家还在冠军奖杯前开香槟庆祝。然而,因为皮尔洛道别,米兰内洛充满了伤感的气氛。[2]

尤文图斯

安德烈亚·皮尔洛

安德烈亚·皮尔洛

2011年5月18日,皮尔洛在32岁生日的前一天宣布告别AC米兰,没有选择续约,告别10载的红黑生涯,让人扼腕叹息。

北京时间2011年5月25日尤文图斯通过其官方网站宣布球队与皮尔洛签约三年。经过三个小时两部分的测试,皮尔洛顺利通过了斑马军团的体检,这位前世界冠军也完成了从米兰球员到尤文球员的过渡,他将在老妇人重新起航。双方合同细节也随之曝光皮尔洛与尤文签约三年,每年底薪为税后250万欧元,再根据他的出场次数和球队成绩发放奖金,皮尔洛年薪总和在400万欧元左右,这也符合皮尔洛作为核心的头衔。[3]

2013年6月16日,对意大利队来说击败墨西哥队是本次联合会杯首战的头等大事,但对中场灵魂皮尔洛的粉丝们来说,皮尔洛在代表意大利国家队征战的第100场比赛的表现更值得期待。尤文中场果然不负众望,他在自己的第100场比赛率先为意大利队破门,并凭借全场出彩的发挥当选本场最佳。

2013年年初,作为巴黎主帅,安切洛蒂在接受巴黎电视台采访时,又一次表达了对拥有皮尔洛这样有才华的中场的向往,他说到,“维拉蒂最近机会不多,但他的天赋依旧过人,不过在空间狭小的时候,我希望他能够多用长传解决问题。我不想拿他和皮尔洛比,后者是世界上最优秀的中场,如果我能再买一个意大利人补补充我的球队,我还是想买皮尔洛。”[4]

2013年7月尤文希望与皮尔洛谈续约。但当时皮尔洛拒绝了,理由是201

皮尔洛助尤文绝杀都灵

皮尔洛助尤文绝杀都灵

4年有世界杯,因此新赛季显得尤其重要,未来一年的表现以及2014年世界杯都会左右他的决定。[5]

在2014年5月年满35岁的皮尔洛,随着其与尤文图斯的合同在2014年夏天到期,皮尔洛的未来也变得扑朔迷离。

2014年6月11日下午,意甲豪门尤文图斯在其官网宣布同队内的意大利中场核心皮尔洛续约2年。

2014年8月,皮尔洛在TIM三角赛同米兰的比赛中一次拼抢中大腿遭到冲撞,赛后大腿肌肉疼痛持续发作。正因

2014年12月1日,意甲13轮尤文图斯迎战同城德比---都灵队。凭借皮尔洛第91分钟,比赛结束前最后10秒内在30米左右的怒射直接挂入球门死角,尤文绝杀都灵。皮尔洛的这粒进球是真正的绝杀,因为当皮尔洛破门时,补时还剩下了4秒钟。完成绝杀后的皮尔洛表示:“这种感觉太美妙了。我从来没有在德比的最后时刻进过球,我们很高兴,即使只剩10名球员,我们也没有放弃过。”

国家队生涯

2000年欧青赛

安德烈亚·皮尔洛

安德烈亚·皮尔洛

2000年,安德烈亚·皮尔洛作为队长帮助意大利U21队获得当年欧洲青年锦标赛冠军,他自己包揽了那届赛事金球奖(最佳球员)和金靴奖(最佳射手),同年他还随队征战了悉尼奥运会。

2004年欧洲杯

安德烈亚·皮尔洛早在2002年9月首次为意大利国家队上阵,之后他成为国家队常客,并有份出席2004年欧洲足球锦标赛。虽然他的表现不俗,但意大利最终首圈出局。

2004年奥运会

2004年为意大利国家队出战完欧洲足球锦标赛不久后,安德烈亚·皮尔洛又入选奥运队,并获委任为队长,带领意大利赢得一面铜牌。

2006年世界杯

2006年世界杯乃安德烈亚·皮尔洛表现最出色一届。作为球队的组织核心,皮尔洛在该届赛事用1球3助攻的成绩帮助意大利队在德国捧得大力神杯。该届赛事,安德烈亚·皮尔洛更在三场比赛赢得赛事中最佳球员,并取得世界杯金球奖第三名(铜球奖)。

2012年欧洲杯

2012年欧洲杯,作为意大利中场核心的皮尔洛率领的意大利队,在赛前不被看好的情况下,取得欧洲杯亚军。虽然留有遗憾,但皮尔洛在队中的作用无可争议。三场小组赛,皮尔洛贡献1球2助攻,成为意大利能小组出线的最大功臣。

2012年6月29日,意大利延续大赛对德国不败的历史,2比1获得了胜利,虽然2粒进球来自巴洛特利,但是赛后被赞誉最多的还是皮尔洛。皮尔洛在这届欧洲杯6场比赛中三次赢得全场最佳,同时入选该届赛事的最佳阵容。考虑到其33岁的年龄,取得如此成绩实属不易。

2014年世界杯

皮尔洛从容出球

皮尔洛从容出球

皮尔洛在他出版的自传中透露,他将于2014年巴西世界杯结束后从国家队退役,专心致志地效力尤文图斯俱乐部。

2014年巴西世界杯,皮尔洛在对战英格兰的比赛中发挥出色。在世界杯结束后,这位中场大师将年满35岁,在这个年龄退出意大利国家队,对他来说也许将是一种全新生活的开始。

2014年,巴西世界杯惜败乌拉圭队后,皮尔洛正式退出意大利国家队。皮尔洛表示他并不排除重回国家队效力的可能。皮尔洛表示:“现在,我的决定是退出国家队。不过如果新主帅邀请我回去,我愿意回去。”

统计:代表国家队:出场101,进11球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