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科性格外向甚至张扬,自信中又带着些霸气。在世界杯决赛的舞台上,都是一等一的高手,其实技术水平几乎没有多少差距,战术上又都是一个教练也不存在相生相克。这个时候,精神状态就很重要,张继科的这种舍我其谁的霸气和超级丹倒是很像,在僵持局面技术水平能不能完全发挥甚至超常发挥,就要看运动员的场上心理状态了。外向型的选手很容易激发状态,超常发挥,而且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对方的发挥,也就是通常说的气势上压倒了对方。好了,就先说到这里,欢迎讨论。
马龙1988年出生,5岁起开始学习乒乓球。从拿起球拍的那一天起,就注定了这一生的不平凡。也从那时起开始了无休无止的训练,参加各种大小比赛,终于在15岁的时候入选了国家队。
人们说他天赋好,也许只有他自己才知道,天赋是靠努力锻炼出来的。
队内竞争激烈,教练是世界冠军,师兄是世界冠军,队友是世界冠军。在这样的环境中,不是冠军就算失败!为了心中的冠军,每天做的事情就是训练和比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也许只有手中挥舞的乒乓球拍才懂,那个奋力拼搏的少年。
18岁,随国家队出征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团体赛,获得第一个世界冠军。
2006不莱梅世乒赛,马龙拿到了自己的第一个团体世界冠军
年轻、天赋极佳,成为外界对马龙的评价。而只有马龙知道所谓的天赋不过是几万次球拍挥舞的累加罢了。不过是一个动作无数次的重复罢了。哪来的天赋,都是努力的代名词!
然而,马龙并不满足于一次团体冠军,世锦赛和奥运塞的大满贯才是他追求的终极目标。
然而,想要获得世界锦标赛单打冠军谈何容易。这一路充满崎岖,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有很多次都想到放弃。
2007年19岁,第一次参加世乒赛单打,止步了16强;
2009年、2011年和2013年,都稳稳当当地进入了四强,但最终无缘决赛。
世乒赛连续三次无缘决赛,好像也成为了他的梦魇。
2014年的世界杯马龙再次失利,那次之后的马龙怀疑自己到了顶点,甚至想到了退役,外战输过,团体赛输过,爆冷出局,领先被反超,他尝试到了各种各样的输法。
马龙感觉到人生灰暗极了,曾无数次的质疑自己:
“我是不是不行了?”
“也许我就不是这个料”
“放弃吧,没用的”……
2007萨格勒布,第49届世乒赛,马龙不敌世界第一削球手朱世赫
2009日本横滨世乒赛,马龙不敌王皓,止步半决赛
2011荷兰鹿特丹,不敌王皓,止步世乒赛半决赛
2013法国巴黎,世乒赛半决赛,王皓打崩马龙
但是就算心理崩溃,心中还有一个声音,那就是“坚持下去”…
在极度的煎熬中,马龙仍然坚持日复一日的训练,放弃的理由有千万条,但坚持的理由总有那么一条,就是不想输。
不想就这么认输。你们相信吗,当你身处深渊、退无可退的时候,眼前就只剩下向上这一条路。
直到2015年,苏州世乒赛上马龙终于迎来了冠军的曙光,一直赢到了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他终于在我28岁的时候拿到了大满贯。
不仅如此,在这之后的2017和2019年世乒赛上势如破竹,名声大噪,让全世界看到了不一样的马龙,看到了那个所向披靡的六边形战士!
2015苏州会展中心,马龙拿到第一个世乒赛男单冠军
2016里约,马龙获得奥运会单打冠军,成为大满贯
2017德国杜塞尔多夫,世乒赛单打第二冠
2019匈牙利布达佩斯,马龙第三次拿到世乒赛单打冠军
与胜利相伴而来的是身体上的损伤。因为打球的动作习惯和常年的劳损,马龙的左膝盖会有些疼痛,一直在进行着理疗和康复训练。
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就因伤退赛了好几次,8个月远离国际赛场,3个月没有碰球,那时候又陷入了职业生涯最黑暗时刻。
2019年初,在2个月的时间里,4次去医院抽出膝盖里的积液。
“伤病击垮马龙、他太老了、六边形战士的时代已经结束了”,那段日子,自媒体上充满了各种各样对马龙看衰的标题。每次被伤病折磨的时候,我也会问自己,还能重新回到赛场上吗?
对马龙来说,乒乓球早已融入他的生命,就好像一个武功盖世的高手,突然被废掉了武功一样,面对未知的未来,长时间不能触碰乒乓球,成为他无法言说的伤痛。
在外界不看好的情况下,马龙咬紧牙关,坚持了下来。直到2019年世乒赛,时隔8个月战胜伤病,终于获得了冠军。
2021年刚刚结束的东京奥运会,马龙风采依旧,所向披靡,披荆斩棘,再次斩获奥运金牌。
当五星红旗因为马龙而冉冉升起,马龙站在冠军的领奖台上时,他在想什么?
这一刻所有人都在为他欢呼,而我觉得又特别陌生。这一刻他在想什么?也许没有人能体会的到。
人们尝尝看到一个冠军胜利时的荣光,为了他的成功而兴奋而喝彩。也许只有他回首过往,对曾经在黑暗中绝望中默默坚持的自己说一声:你值得,你终于实现了当初的梦想,终不负曾经的遍体鳞伤!
马龙凭一己之力,带给国人无限的精神力量。
而这样正是 体育 的魅力所在, 体育 精神是一种不畏艰难、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是信念与追求,是拼搏与进取,是一种永不放弃、永不气馁的超越精神。一个人不懈奋斗的精神,并终将改变个人的命运。
国乒大神马龙的低谷时期对他来说是非常恐怖的,对他的职业生涯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但是每个运动员的职业生涯中都会有自己的低谷时期,这是每个运动员都必须要经历的时情,重要的是如何去走出这个低谷,一旦我们走出,那我们将会变得无比强大。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谈谈我们的国乒大神——马龙是如何度过低谷期的吧。
马龙的低谷期是14年的世界杯输给了张继科,全国锦标赛输给了小樊,而同一代的张继科和下一代的小凡似乎没有人可以匹敌。正是这一点让马龙真正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并促使马龙从各个方面提升自己。世界杯的失利让马龙意识到,他必须以开放的态度战斗,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打法。
万米跑步发泄自己:在那一段时间,他曾在超高温下跑万米发泄。“没教练也得跑啊,以前都是这样的”满头大汗的马龙在跑道上气喘吁吁的说着,所以不知疲倦的训练也是马龙度过自己低谷期的重要一环,这也促就了后来的马龙。
理想信念支撑自己:绝不放弃的理想与信念是支持着马龙一路走下来的动力。马龙曾说过:“我从没有想过放弃,因为乒乓球已经成为我生命中无法替代和割舍的一部分。我告诉自己,只要还有机会,我就一定要坚持训练,重新回到赛场”。小编相信正是因为马龙对乒乓球的无比热爱,才能支撑着马龙一路走下来,才能有后面的“国乒大神——马龙”这一称号。
在小编看来,马龙度过自己低谷期的重要秘诀是他找到了正确的事,并且在这个正确的事上花足够的时间,完成他认为正确的事情,最终的成功也就水到渠成,信任与坚决的信念,造就了如今马龙的一切。
以上就是小编今天给大家所讲的内容啦,大家觉得怎么样呢?
马龙的实力有多强
马龙的实力有多强。马龙在东京奥运会场上夺下了自己运动生涯中的第五块奥运金牌,马龙的世界冠军数到达26个,正式超越王楠成为中国乒坛金牌数第一人,马龙成为又一位连续三届奥运会都有金牌入账的中国运动员。
马龙的实力有多强1
马龙在东京奥运会场上夺下了自己运动生涯中的第五块奥运金牌,成为收获中国奥运金牌最多的运动员之一。从差点被省队淘汰到实现双圈大满贯,马龙一路走来,跨越了三个大槛。
马龙从小体质不好,为了提高他的身体素质,身为乒乓球爱好者的父亲,便将年仅5岁的马龙送去体校学习乒乓球。
和比自己大几岁的孩子一起训练,马龙在体能和技术上都不占优势。他除了抓住一切机会练习,还给自己定了死目标。第一次输给了队友,第二次就一定要扳回一局。在这样的刻苦训练下,马龙进步神速。
1999年,11岁的马龙进入了辽宁省队。可省队的教练觉得他身子弱,没有潜力,差点要淘汰他。整整2年时间,马龙都没有得到重视,一直在坐冷板凳。
一个人的出现,拯救了马龙的职业生涯。2001年,北京队的关华安教练来辽宁交流时,发现了马龙打球手感很好,便将他带到北京继续练球。仅两年过后,15岁的马龙被选入到了国家队,开启了他的国乒生涯。
同年,进入国家队的还有一位和马龙同龄的少年。这个人日后既是他亲密无间的`队友,也成了他的一个重要对手。这个人就是张继科。
2010年莫斯科世乒赛后,国乒男队老一代主力逐渐退居二线。此时的马龙拿到了世界冠军,还是20多年来中国首个亚锦赛四冠王 被视为国乒队下一代希望。
当马龙觉得自己正要大展拳脚时,张继科快速崛起。他仅用445天就实现个人大满贯,一度光芒盖过了马龙。
张继科势如破竹的气势给了马龙很大的压力。他对自己近乎偏执的苛求,每天保持最长的训练时间,不允许技术上有一丝差错。
心态的沉重最终反映到了比赛结果上。2014年世界杯,马龙还是输给了张继科,那时他一度产生了退役的念头。
但对乒乓球的热爱和对理想的坚定,让马龙不允许自己轻易放弃。他不断精进自己的接发球技艺,弥补自己的技术短板,把自己练就为力量、速度、技巧、发球、防守和经验无死角的“六边形战士”。
在马龙奋力追赶的时候,张继科却已巅峰不在。过度的身体消耗让张继科积攒了一身伤病,赛场表现逐渐下滑。
2016年里约奥运会单打决赛,马龙4:0赢了张继科。就这样,马龙在队友的激励下,督促着自己不断突破进步,迎来了自己的黄金时代。
对于运动员来说,有个30岁的年龄魔咒,不少名将也会选择在巅峰期退役。
2019年,马龙已经31岁了,拿过全满贯的他仍然在坚持训练参赛。这时,他的膝盖因为钙化严重需要手术。手术前,他还剃了光头,提醒自己手术后一切从头开始。
术后,马龙的身体实力大不如前,比赛输了不少次。当时不少球迷都猜测马龙很难重回巅峰,甚至连东京奥运会都无法参加。
即使在失败和伤痛的双重打击下,马龙也没有放弃康复训练,他仍希望回到那热血沸腾的战场,和队友继续并肩作战。
有人问他为什么这么执着?马龙回答:“我太热爱乒乓球了,我怎么能不热爱它呢?”
东京奥运会上,马龙带领着中国男乒强势归来,与队友樊振东在决赛胜利会师,包揽了男单金银牌,并最终卫冕成功。
从在省队坐冷板凳到进入国乒队,从战胜强大对手到开启自己的全盛期,从跨过伤病折磨到重回巅峰,马龙用对无比坚定的信念跨越了这三道门槛,在攀上顶峰后,又不断实现新的跨越。
而作为男乒队长的他,在创造新辉煌的同时,也用自己的奋斗史,为新生代队员们做出了最好的榜样。
有人说,乒乓球界的天花板是马龙,而马龙的天花板就是他自己。
有一天,马龙的时代终将落幕。但我相信,在像马龙这样一代代优秀国乒运动员的接棒下,中国乒乓球的传奇将一直延续。
马龙的实力有多强2
西班牙乒乓球选手德沃拉克同样是马龙的小迷妹,她对马龙的“表白”比起日本乒乓球选手石川佳纯更为大胆直接。在2019年匈牙利世乒赛期间,德沃拉克在电视采访中说:“我觉得马龙是典型的绅士,他的打球技术真的很完美,特别是他的正手更是我见过最出色的,我还幻想他走过来我的身边指点我的球技,我还有走上去拥抱他的冲动,甚至还可以保证抱着他几个小时内都可以不松手。”
不过在很多观众看来,马龙和石川佳纯是最为登对的,当时就有很多网友留言调侃说,石川佳纯你快点出来,有人和你抢马龙了。也有网友为马龙“担心”说,马龙一心只想好好地打球,想不到自己在外面却那么招桃花,回到家里会不会要跪搓衣板的?
事实上,马龙早在2008年就已经和南京某银行职员夏露相恋,2016年马龙正式对外公布自己的恋情,一年后两人的儿子出生。东京奥运会之后,马龙的世界冠军数到达26个,正式超越王楠成为中国乒坛金牌数第一人,同时魅力无法挡的他的迷妹数量同样也是乒坛第一人。
马龙56连胜输在张继科手里。
马龙在2011年打出了惊人的56场连胜,如果不是在2012年1月底的斯洛文尼亚公开赛决赛中被张继科击败,连胜纪录还将持续。
3次长连胜均止于同一人
马龙在2011年下半年到2012年初曾经创造了长达半年多的51战全胜的惊人纪录,但是在2012年1月底的斯洛文尼亚公开赛决赛中被张继科打破了。
在2014年单打世界杯赛之前,马龙也保持了半年多不败的纪录,但在世界杯决赛中再一次被张继科打破了不败的金身。
在2016年科威特公开赛之前,马龙自2015年6月份的日本公开赛以后,在国际比赛中保持了八个多月的不败金身,拿到了中国公开赛单打冠军、世界杯单打冠军、总决赛单打冠军、德国公开赛单打冠军,并在世乒赛团体赛中保持全胜且一局不失,半年多的时间里创造了国际比赛30场全胜的惊人纪录。
作为国乒男队 历史 上唯一的一位全满贯得主,32岁的马龙如今依然在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
事实上,在竞争非常激烈的国乒,能够在30岁以后还占据着主力位置的选手非常少,而像马龙这样依然具备奥运夺冠实力的选手更是少之又少。
如今,马龙仍然在朝着卫冕奥运男单冠军的目标而努力着,他也非常有希望创造这一 历史 。而身为国乒的队长,马龙一向是做到做到。
马龙的的恩师秦志戬,他为培养马龙熬白了头 。
马龙为何会取得如此高的成就?
这要归功于他的恩师秦志戬。
而马龙一生最敬佩的恩师就是秦志戬。
秦志戬从六岁开始打球,经过他的不懈努力和坚持下,秦志戬终于进入了国家队。这对秦志戬来说,这一路上走得不容易,而这些经历也十分宝贵。所以他珍惜着每一次打球的机会。但之后的九年时间里,秦志戬并没有取得自己理想的成绩,也没有得到一个属于他的单打冠军,在后来的比赛中秦志戬的表现不是很理想,也渐渐的下滑。
最后,29岁的秦志戬选择走向了教练这条路。
秦志戬的教练生涯,就培养出了马龙这一个大满贯选手。
马龙直到2016年才拿下奥运会冠军成就大满贯,可以说前十年的时间,马龙跟秦志戬之间都备受煎熬。曾经的马龙在世乒赛因为连续输给王皓,一度产生了放弃的想法。特别是2014年的世界杯决赛输给了张继科,使得马龙跌入了职业生涯的低谷。
正是由于秦志戬的耐心开导,才使得马龙重新树立了信心。可以说马龙今天取得的成就,绝对有秦志戬大半的功劳。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在去年的男子世界杯,当时的马龙1:3落后于张本智和。当时的张本智和接发球的正反手进攻,压制的马龙一度无法得分。当时的马龙也显得比较急躁,心灰意冷,有些不知所措。在局间休息的过程当中,秦志戬让马龙改发高抛球,调整一下进攻的节奏。
还别说马龙改发高抛球之后,张本智和进攻节奏一下子适应不了,结果最终被马龙逆转取胜。
从运动员到教练,秦志戬兢兢业业,他深深知道,一个乒乓球运动员要想在国际赛场上争金夺银,在日常的训练中是多么刻苦。
于是,当秦志戬成为教练之后,他总是带着弟子们刻苦训练。每天,比别人要多付出一点,更加刻苦一点。
因为秦志戬足够努力,他在成为了教练之后,先后带出了马龙和许昕。因为拥有了两名大将,秦志戬的教练之路,也发展非常顺畅。
现如今,秦志戬已经从昔日的普通教练,变成了男队的主教练了。
由于秦志戬的执教水平非常优秀,刘国梁十分地看重他,并让他在中国乒乓球协会中担任了多项职位。
身居高位的秦志戬并没有感到很轻松,相反的秦志戬还承受了不少的压力。
不过,秦志戬能够成为中国乒乓球男队的主教练,的确是不容易啊。
他付出了很多,看看他 满头的白发 和那沧桑的脸就知道他是多么的努力和辛苦了。
每一次比赛中都能发现秦志戬眉头紧锁地看着比赛,才43岁的国乒主教练秦志戬两边都已有白发,与比他年长的教练在一起观看比赛时,都会误以为秦志戬比这些教练年龄大,每当乒乓球员发挥不好时或出现错误时,秦志戬都会下来为球员指点迷津,并为他们指出关键错误。
秦志戬对于冠军的渴望是多么强烈,秦志戬坦言:“国乒出征,必须得夺冠。”因为有了秦志戬的指导,国乒男队才会变得如此强大。在工作上,秦志戬教练严厉对待学员,希望他们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并且把自己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中国乒乓球事务上,在生活中,秦志戬拥有着幸福的家庭,生活十分低调。
同“大器晚成”的球场收获相比,秦志戬的爱情生活也是姗姗来迟。
秦志戬在私下的生活也是非常低调,尽管他是国乒男队的主教练,手底下教出了许昕、马龙这样优秀的弟子,但是很少见到他炫耀。
甚至结婚都非常低调。
原先,这位帅哥不想过早谈恋爱,因为他觉得谈恋爱肯定会影响训练和比赛。
曾有一位个人和家庭条件都不错的女孩紧紧追他。
但秦志戬感到在交往中两人的共同语言不多,话不投缘,只好作罢。
为了证实自己以前确实没有谈过恋爱,秦志戬说:“《国球手》里有一组镜头我演得特别差,就是我送扮演我的女友也是队友的刘伟出国,在小车内我拥抱着刘伟说话时,动作很不自然,急得导演直喊:抱紧点,亲热点。可我从来没抱过一个女孩子,手不听使唤。片子送中央台预审时,导演说我这场戏演得不太好,看着挺别扭,要把它剪掉,但后来不知何故又没剪,所以大家就看到我尴尬地抱着刘伟了。”这句话不假。细心的观众还可以从***直播大阪世乒赛混双决赛夺金后,秦志戬面对杨影突然激动相拥的别扭神态中看出,打球威猛的他,却是那么的腼腆、拘谨、“若即若离”。
后来,一位亭亭玉立的南京女孩已经两次随秦志戬来到镇江秦志戬家,拜见过秦志戬的父母和亲友。
女友姓郑,与秦志戬同龄,身高1.70米,在省城一公司工作,两人很合得来。双方的父母都尊重儿女的选择——“只要他们满意我们都高兴”。
不过,沉浸在美好憧憬里的秦志戬仍视乒乓球为自己的最爱。
秦志戬的妻子是 体育 圈圈外人,他们2006年结婚,在2010年的时候,孩子出生。
现如今他儿子 秦懋霖 都已经11岁了,长得白白净净,很帅气。
妻子低调贤惠,儿子听话,是秦志戬成功的保障因素。
对此,秦志戬曾经表示:“工作很忙,陪伴家人的时间很少,有一点亏欠他们,感谢他们那么支持我。”
秦志戬的执教水准,在世界乒坛上也是属于顶尖的!
许昕和马龙成功的背后也离不开秦志戬的付出,现在年仅43岁的秦志戬已经是满头白发,看起来要比实际年龄大得多。与同岁的刘国梁相比,完全不在一个年龄段。
在运动员时期,秦志戬并没有取得太过出色的成绩,他与杨影搭档的世乒赛混双冠军,在国乒队伍中也并不是非常显眼,毕竟在国乒队伍中世界冠军确实非常多。不过这并不影响他的执教水平,毫不夸张地说,他的执教水准在世界乒坛上也是属于顶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