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谁懂啊!每次CBA的赛程表一出来,只要看到“福建VS上海”这几个字,我这小心脏就扑通扑通的,不是激动,是替福建老铁们捏把汗。这哪是打篮球啊,这简直就是一场大型的、混杂着爱恨情仇、前任文学外加满级大佬回新手村的都市情感伦理剧。尤其是当镜头给到那个又高又壮、脸上写着“我熟门熟路”的男人——王哲林时,那气氛,啧啧,简直拉满了。
咱先聊聊大王衣锦还乡这事儿。王哲林,曾经的福建队绝对核心,MVP拿到手软,是福建球迷心中那个又爱又“恨”的“不争气”孩子。爱他天赋异禀,“恨”他带队战绩常年拉胯。如今,他身披上海大鲨鱼战袍,回到这个他战斗了多年的主场,那感觉就跟毕业多年的学霸回到母校,发现老师还在用自己当年留下的笔记讲课一样,既亲切又带着点降维打击的傲娇。比赛里,大王在内线那叫一个翻江倒海,脚步、勾手、篮板,样样精通,打得福建队的内线跟纸糊的似的。你说他用力过猛吧,看表情又云淡风轻;你说他手下留情吧,那数据刷刷往上涨,一点没含糊。这就叫专业!虾仁还要猪心!福建球迷的心情估计就跟过山车似的,看着自家曾经的王,在别人家地里“刨自家白菜”,那滋味,谁尝谁知道,主打一个“栓Q”。
再瞅瞅上海大鲨鱼这边,那阵容叫一个“壕”无人性。除了咱们的“前福建王”王哲林,还有“血布”埃里克-布莱德索这种在NBA都砍瓜切菜的主儿。看布莱德索打球,你就能深刻理解什么叫天赋碾压。一个变向加速,福建队的后卫线就跟按了0.5倍速慢放一样,只能目送他上篮。那突破犀利得,简直就像一把热刀切黄油,丝滑得不行。有时候我都怀疑,福建队的防守策略是不是“眼神防守法”,只要我用眼神锁定了你,你就过不去了?结果人家一溜烟就到了篮下,留下一群“望球兴叹”的福建队员。再加上一个同样是CBA老油条的贾马尔-弗兰克林,上海队这后场,简直是豪华跑车配置,而福建队这边,顶多算是个高配小电驴,能跑,但追不上啊!
当然,咱也不能光说福建队不行,毕竟精神可嘉嘛!福建鲟这支队伍,突出一个“神经刀”属性。打得好的时候,谁都敢碰一碰,三分雨下起来,连自己都害怕。队里的陈林坚,那三分投的,有时候真有库里的影子,不讲理,拔起来就扔,进了就是YYDS。还有大脑黎伊扬,作为球队的发动机,那组织传球是真有灵性,满场飞奔,像个永动机。他的助攻数据常常名列前茅,奈何队友们总是差点意思,要么是空位投不进,要么是上篮“黄油手”,把黎伊扬喂到嘴边的饼硬生生给吐了出来,气得小伙子直拍大腿。每当看到黎伊扬送出绝妙助攻后,队友却以一记离谱的打铁终结,我仿佛都能听到他心里的OS:“我真的,会谢!”
比赛的过程往往是这样的:开局阶段,福建队仗着主场气势,还能跟上海队打得有来有回,甚至可能领先个几分,让主场球迷看到一丝“今天能行”的希望。然而,暂停回来,上海队主教练刘鹏指导估计就一句话:“上强度!”然后,场上风云突变。上海队开始上身体对抗,防守压迫性瞬间提升。福建队这边的小年轻们,在这种高强度下,失误就像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传球被断、运球掉球、进攻24秒违例……各种“下饭”操作层出不穷。反观上海队,抓住失误就是一波水银泻地般的快攻反击,比分“唰”的一下就被拉开到了两位数。这个过程,对于福建球迷来说,简直是每日签到打卡一样的熟悉,心碎得都快拼不起来了。
我们来聊聊两队的一些具体对位,那简直是笑料百出。比如福建队的新秀邹阳,天赋满满,冲击力十足,被称为未来的希望。但在对位王哲林或者上海队其他经验丰富的老将时,就显得特别“嫩”。各种进攻小技巧,防守小动作,把个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安排得明明白白。这就叫“交学费”,而且还是交给了自己球队曾经的老大哥,这学费交得,多少有点双倍暴击的意思。还有外援的对决,福建队找来的外援,往往是那种数据刷子,个人能力不错,但就是带不动全队。看着他在场上大包大揽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比分落后二十五,那种无力感,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
而且,福建队的防守,真的是CBA一大奇观。他们的防守体系,坊间戏称为“薛定谔的防守”,你永远不知道他们下一回合是漏人还是不漏人,直到对方轻松得分。有时候对手一个简单的挡拆,福建队两个防守球员能做到同时“消失”,让对手在罚球线附近舒舒服服地中投,那防守空旷得都能停下一辆航母了。球迷们在网上吐槽:“福建队的禁区,就像一个公共厕所,谁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偶尔还有人能在这里刷新一下自己的生涯得分记录。”这话虽然损,但你仔细品品,还真挺形象。
反观上海队,虽然有时候也会浪一浪,但整体的纪律性和战术素养明显高出一大截。他们知道什么时候该发力,什么时候可以划划水。对阵福建这种队伍,他们往往第一节跟你试试水温,第二节开始发力,第三节一波流直接带走比赛,第四节就变成了替补球员的练兵时间。整场比赛打下来,上海队主力球员汗都没出透,跟打了一场养生局似的。而福建队这边,主力累得气喘吁吁,替补上来又顶不住,最后输球又输人,简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说到底,福建和上海的对决,更像是一场关于“选择”的故事。王哲林选择了更有竞争力的平台去追逐冠军,而福建队则选择继续在培养新人的道路上摸索。一个是为了现在,一个是为了(可能存在的)未来。这两种选择没有对错,只是在球场上相遇时,现实往往会给“未来”一记响亮的耳光。看着曾经的城市英雄在对面的球队里大杀四方,福建球迷的心情,可能就像看着自己辛苦养大的宠物猪,被邻居做成了红烧肉,还反过来请你尝尝咸淡一样复杂。但是,等等,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福建主场的篮筐,是不是跟王哲林有啥特殊约定?